明說陶瓷:遍訪百家淘美瓷——蘇清河大徒弟陳進寶
2017/8/7 18:15:22
2017年7月26日中國古窯萬里行(第十九季)正式啟程。活動將途經杭州、龍泉、德化、潮州、佛山、建陽、景德鎮等產瓷區,與當地部分著名陶藝大咖進行交流,遍尋當代美瓷,并對沿途省市的幾十個古窯遺址進行探尋考察,全程約一萬公里,歷時約三十二天。期間部分活動將進行視頻直播,歡迎各位朋友關注!
德化縣地處戴云山區,境內擁有最優質的高嶺土,有燒制白瓷最理想的配方比例。在我國白瓷系列中具有獨特的風格,在陶瓷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國際上有“東方藝術”之聲譽。
在德化,有這么一位制瓷大師,他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跟隨蘇清河大師學藝,是蘇清河(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大弟子。從最簡單的注漿、打模、等工作開始,到瓷土配方、設計創作、制作燒成等,全面掌握陶瓷生產工藝,尤其是了解掌握德化傳統瓷雕創作技法。
年輕時的陳進寶與師傅蘇清河
40余年來,陳進寶務實創新、孜孜以求,以“傳神寫意”的藝術手法,微妙地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塑造的形象既有共同特征,又有不同個性,形神兼備,富有藝術魅力,作品深受業界人士和陶瓷愛好者的贊譽。
綠寶石藝術陶瓷館館長朱東明與陳進寶大師
為使得自己塑造的佛相莊嚴,彌勒憨厚可掬,陳進寶認知創作之人要能融入創作人物的精神境界之中。工作之余,他努力通過書籍資料、名寺古剎、各大博物藏館,參觀學習、博取眾長。
久而久之,陳進寶自然而然產生了恭敬、虔誠之心。他謙虛、禮貌、忠厚、純樸的待人風格,讓人時刻感受到他“溫、良、恭、儉、讓”的大師風范。將十余件不同大師的觀音雕塑放在同一桌上,細細揣摩,很快就會發現進寶的作品造型別致、形神兼備、精雕細刻、優美傳神,不由自主的讓人心生敬仰。
陳進寶,高級工藝美術師,1959年出生于瓷都德化,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蘇清河三十余年,對德化陶瓷文化和傳統瓷雕技藝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獨到的領悟。
陳進寶自幼酷愛陶瓷,上世紀70年代初就與瓷結緣。幾十年來,陳進寶務實創新、孜孜以求,以“傳神寫意”的藝術手法,微妙地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塑造的形象既有共同特征,又有不同個性,形神兼備,富有藝術魅力,作品深受業界人士和陶瓷愛好者的贊譽。
1993年作品《達摩過江》在第一屆中國德化國際陶瓷節全省陶瓷創新大獎賽評比中榮獲創作設計二等獎;
1999年作品《坐巖戲珠彌勒》在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暨中國優秀工藝美術作品評選中榮獲中國工藝美術金獎;
2000年作品《12寸坐巖戲珠彌勒》被征集為工藝美術珍品收藏于福建省工藝美術珍品館;
2001年作品《童子戲彌勒》經福建省首屆民間藝術家評選委員會評審榮獲福建省首屆民間藝術家評選活動銅獎;
2001年經福建省首屆民間藝術家評選委員會評審通過,授予陳進寶“福建省民間藝術家”榮譽稱號;
2002年作品《渡海戲龍彌勒》在第四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中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創新藝術金獎;
2005年作品《13寸騎獅觀音》在杭州西湖博覽會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2005年作品《14寸富裕滿門》榮獲第四屆福建省工藝美術精品“爭艷杯”大賽優秀獎;
2006年作品《14寸富裕滿門》參加第四屆全國藝術品旅游品、家居飾品博覽會“中藝杯”作品評比大賽,經評審榮獲金獎;
2006年作品《散花仙女》參加第四屆全國藝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