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窯叢考——龍鳳紋與裝飾
2014/6/5 21:22:20
圖1、定窯手刻龍紋
在官窯,花色品種時有更新,這些除了陶工自己設計之外,大部分是從宮中傳出,或由朝廷派專人(宮廷畫師)繪制后送來生產。定官窯所出現的一些龍鳳裝飾都屬于這一類。當時龍鳳為朝廷所獨尊,民間是不敢隨便使用和生產的。就是這些龍鳳的姿態和裝飾部
位都是有一定講究的。以宋定窯刻花盤(印花)龍鳳紋圖案為例,其鹿角、鷹爪、蛇身、牛耳、鯉鱗等,形態為團狀,叱咤風云之勢,表現著威猛與騰挪。細心考證,才發現定窯器物中的龍紋裝飾卻酷似宋早期陵墓龍紋,屬地道的宋代院派畫風,絕非民間匠人所出。這兩組龍紋(見圖)出自宋太祖趙匡胤與英宗趙曙陵墓(永昌陵、永厚陵),原作為陵墓座柱(現今河南鞏縣),尤以宋太宗趙光義的陵墓(永熙陵)望柱上的龍紋與定窯云龍盤龍紋尤其相似。其圓形身軀與曲頸、鬣毛、脊鰭以及飄動的火焰簡直如出一家之手。在定窯生產中,刻劃花龍紋、印花龍紋,包括貼、剔等龍紋裝飾不少,但均屬大同小異。這說明一個問題,當時人們對龍紋使用中的一種恐懼心態。
圖2、定窯印花龍紋
關于風紋,鳳紋的產生同龍紋一樣,同為一種圖騰崇拜之標志。因為在生活中原不存在,故在美化裝飾上可以無拘無束,變化多樣。鳳在歷史上同龍一樣,具有一定的“權力”象征,故人們把它視為皇族女性以描寫,又人們為祈望美好把鳳凰列為愛情的偶像,故有“鸞鳳和嗚”,“鳳鳴朝陽”等喻示性很強的圖案。同時人們又把她同龍安排一起,名為“龍鳳呈祥”。清慈禧當權后,把宮殿玉階中刻有龍在上鳳在下的雕飾顛倒過來,成為鳳在上龍在下。可見慈禧自比為鳳。因此,后世人又把男女比作龍鳳,遂出現生男為生龍,生女為添鳳之生育稱謂。總之龍鳳被人們作為一種受崇拜的偶像,在人世間傳頌于今。
圖3、宋代陵墓建筑中的龍紋
魚紋以及一些花卉類,大多屬于富麗規整的形象,均由皇宮畫師提供。由窯場畫工自己設計的占少數,民間窯生產不過是憑借官窯信息傳遞而間接獲得,但有一些鄉土氣息很濃的東西則屬民間窯自己所作。
圖4、宋代陵墓建筑中的龍紋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