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將于9月28日在五彩新醴陵開幕
2017/9/24 11:43:05
醴陵東漢初置縣,兩千余載未易其名。1985年撤縣設市,現轄19個鎮、4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兩型”示范區,面積2157平方公里,人口106萬。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第73位、穩居全省前四強。這里是萬眾景仰的人文熱土。僅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犧牲的醴籍英烈超過5萬,走出了李立三、左權、耿飚、宋時輪、程潛、陳明仁等仁人志士,產生了295位國共兩黨將軍,不僅改寫了湖南的歷史,某種程度上也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這里是源遠流長的產業沃土。醴陵以陶瓷、花炮聞名于世,陶瓷、花炮生產距今已分別有2000、1300余年歷史,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工匠精神,支撐醴陵千年不衰,發展成為世界釉下五彩瓷原產地、中國“國瓷”“紅官窯”所在地、花炮祖師李畋故里、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花炮之都。這里是宜居宜業的幸福樂土。醴陵地處“一部一帶”交匯點、“湖南東大門”最前沿,屬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核心區。“三高三鐵”交織成網,滬昆高鐵在此設站,是全省率先使用天然氣,唯一同時擁有海關、商檢、鐵路口岸和危險品儲運火車站的縣級市,入選全國百座宜居宜業魅力縣城、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中國中小城市創新創業百強縣市。
一、瓷博會主題
本次瓷博會定于9月28日—30日在中國陶瓷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主題是“中國陶瓷谷·五彩新醴陵”。確定這一主題主要基于三方面考慮:一是基于悠久厚重的產業歷史。醴陵陶瓷生產始于東漢,興于宋元,盛于清末。獨創的釉下五彩瓷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1909—1915年四獲國際金獎。新中國成立后,一直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燒制生活用瓷,為國家生產陳設瓷、宴會瓷和禮品瓷。1974年專為毛主席設計制作的5只瓷碗,被稱為“20世紀最榮耀的中國名瓷”,在香港拍賣成交價達800萬元。二是基于繁榮活躍的產業現狀。醴陵陶瓷產業是湖南十大標志性支柱產業之一,被列入全省50個重點產業集群和“四千工程”范疇,醴陵先后獲評全省首批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全國第三批產業集群區域品牌試點縣、全國首個出口日用陶瓷電瓷質量安全示范區。全市現有陶瓷企業650家,從業人員20余萬人。產業年產值逾600億元,占GDP、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0%、55%。產品包括日用瓷、電瓷、工藝瓷、工業陶瓷、新型陶瓷五大系列4000多個品種,電瓷產量占全球的1/3,日用瓷產量占全球的1/10。三是基于方興未艾的產業未來。集群、集聚、集約是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智能化、國際化、品牌化是醴陵陶瓷的不懈追求。相比其他陶瓷主產區,醴陵有獨創的釉下五彩瓷這一技術優勢,有便捷的區位優勢,更有與產業文化相匹配的環境優勢。我們確立了“強化優勢,優化結構,提升品牌,集群發展”思路和千億產業集群目標。重點實施園區升級戰略,統籌推進“一谷一城一園”(中國陶瓷谷、淥江新城、東富工業園)建設,加快創建國家級經開區,為轉型升級搭好平臺。中國陶瓷谷規劃總面積28平方公里,基礎投入超200億元,國際會展中心、“1915”國際陶瓷文化特色街區、陶子湖、釉下五彩城、總部經濟園、熊希齡廣場等20余個子項目全面鋪開,著力打造國內外獨樹一幟,集“產、創、展、商、游”于一體的城市地標和產業名片。
二、瓷博會辦會原則
本次瓷博會明確了四條辦會原則:一是精彩。力求以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先進的手段,打造一場名副其實的產業盛事、文化盛宴、交流盛會。二是高效。我們在瓷博會期間將現場簽約30個項目,合同總額202億元,是醴陵近三年來項目最多、金額最大的一次集中簽約。三是務實。本次瓷博會始終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