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英挺:龍泉青瓷未來仍然是一只藍籌股
2017/10/3 16:12:56
龍泉之質,溫如玉、清如冰、色蔥翠。龍泉青瓷契合了中國文人對美的追求:含蓄、內斂、優(yōu)雅、深沉。靜默成景,卻又意境深遠。龍泉窯是宋代六大窯系之一,因其主要產區(qū)在浙江龍泉而得名。開創(chuàng)于三國兩晉,衰落于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窯系。龍泉窯早在800年前就在亞洲、非洲、歐洲三大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暢銷,影響十分深遠。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2006年開始龍泉青瓷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2010年以來,龍泉窯瓷器一路平穩(wěn),在成交量、成交額保持穩(wěn)步增長的同時,亮點頻出。例如,2016年北京保利秋拍,“龍泉梅子青摩羯耳盤口瓶”最終以1265萬元高價易手。201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一只“元龍泉青釉鐵斑蒜頭瓶”估價1500萬-2500萬港元,備受藏家的關注。
龍泉青瓷收藏的意義是什么?價值的支撐點在哪里?當前應該采取怎樣的收藏策略?本期投資課堂邀請資深收藏家,中國第一家龍泉窯青瓷民間博物館館長葉英挺先生,探討龍泉青瓷收藏的價值與潛力。
葉英挺,自學生時代開始接觸龍泉青瓷,30年來踏遍龍泉青瓷窯址,以個人財力收藏龍泉青瓷上千件,在龍泉青瓷鑒定、收藏、研究、拍賣方面均有深厚積累。2005年,他大膽作出“大明處州龍泉官窯”這一論斷,并將這一顛覆性的重大發(fā)現(xiàn)公之于世,被譽為“改寫了龍泉窯陶瓷史”。
對話葉英挺
《收藏·拍賣》:龍泉青瓷燒造歷史長達1600年,每個歷史時期的特點和審美價值都不同。在收藏實踐中,您總結的龍泉青瓷的精品標準是什么?
葉英挺:首先是釉色。龍泉青瓷有1600年的發(fā)展歷史,就像一部宏大的樂章,不同時期都有自己的主旋律,在主旋律之下還有變奏。北宋的主旋律是淡青釉,是隱藏在白色之下透明的青色。南宋時期的主旋律是粉青釉、梅子青釉。而元明則是豆青、翠青。我重點講一下粉青釉和梅子青釉。
粉青釉是在北宋汝窯天青釉基礎上燒成的,它的基調是高雅、寧靜、柔和的,它是上流社會、文人墨客追求的顏色。我們從杭城皇宮遺址出土的大量龍泉窯瓷片中就可以看到,都是瑩澈無瑕的粉青色。這也代表了當年皇家對于瓷器的最高追求,即溫潤如玉,如冰似玉,無開片或瑕疵。今人對開片有很多說法,其實在宋代應該被歸于次品。把開片奉為上品,是受了明代審美的影響。
南宋龍泉窯還有一種釉色是宋代其他窯口沒有的,梅子青釉。梅子青釉顧名思義,色如梅子初青,色澤濃郁,似乎有一種將自然界中翠色凝聚于瓷器的效果,由于玻光比較強,有“翠色欲流”之感。梅子青釉的燒制難度非常高,要比粉青難十倍以上。因為它燒成溫度更高,釉層更厚,成品率非常低。
對于龍泉青瓷精品的標準,個人認為對釉色的理解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文獻里有很多以釉色論高下的相關記載。為什么呢,因為釉色效果不僅取決于釉料配方,還取決于窯位、窯溫、燒成氣氛等。所謂入窯一色,出窯千種,釉色的燒成是不受人為控制的,同樣的幾十件甚至幾百件器物放進去燒,可能達到正燒的才兩三件。所以正燒釉色難能可貴。粉青釉、梅子青釉就是宋人追求的正燒釉色。宋代對龍泉青瓷有按釉色進行等級劃分,這也應該成為我們現(xiàn)代人收藏的一個基準。什么是精品,我們首先要歷史地看,無古不成今,宋人追求的審美高度我們不要輕易去推翻。
元龍泉窯點彩帶座吉字瓶一對
元龍泉窯執(zhí)壺
第二,造型也是至關重要的。高低大小,方圓曲折,往往反映的是時代的審美標準,時代流行什么,趨向什么,就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造型。比如宋代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墨客,均崇尚風雅,具體到器物造型上,便是各種講究。宋龍泉的造型往往都有“原型”可依,或脫胎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wǎng).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wǎng)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