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段店窯概述
2015/8/21 12:05:15
魯山縣梁洼鎮是一個千年古鎮,陶瓷工藝歷史悠久。古鎮曾名桃花店。據明嘉靖《魯山縣志》記載:昔晉太子潛龍嘗避黃墩之難經此,謂桃花殊盛,即稱之。歷史上的桃花店聚落遺址在今梁洼鎮西南一里處,有陶瓷古窯址,被專家確認為“桃花店瓷窯遺址”。其鎮因地勢低洼,且由梁姓人家率先建宅而居,故稱梁洼,俗稱洼街。
魯山段店窯遺址
段店村隸屬梁洼鎮,位于大浪河畔,臨宛洛古道,丘陵環繞,依山傍水,地下富藏煤田,地表多礬土,制瓷的原料、用水、燒瓷的燃料均可就地取材。在此處設瓷窯,可謂得天獨厚。瓷窯遺址面積2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2—5米,文化遺物非常豐富,經過省、地、縣多次調查和省文物研究所1986年、1990年兩次發掘,獲得大量的瓷器和燒制瓷器的匣缽支墊,證明該窯址始燒于唐初,延續至元明,經歷1000余年。是河南省燒制瓷器最長的瓷窯址之一。
段店村窯址遺存多在村周圍及村內民居之下,以村內最為集中。
段店窯出土瓷片標本
段店窯燒造瓷種極為豐富,幾乎是北方窯口的瓷種在此皆有體現。花色多樣,其中有唐鈞、宋鈞、元鈞、唐三彩、魯山花瓷、宋汝官瓷、三彩珍珠等。其花色有唐代黑瓷、白瓷、黑彩花斑瓷,宋、金、元時期的白瓷、黑瓷、三彩珍珠地、芝麻醬釉等。器形有瓶、盆、碗、盤、壺、碟、棋子、注子、枕、盂等數十種。該窯出的文物在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福州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等均有收藏。該瓷窯址燒制時間長、遺物豐富、品種齊全、花色多樣、造型優美,在中國瓷器制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99年被確定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段店窯,盡管經過1986年和1990年兩次考古發掘,但對于這個龐大的窯址群而言,不過是管中窺豹。雖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在當今并無有效保護措施,私自挖掘現象無禁無止。當今收藏界所據有的所謂“魯山窯”遺物,大多應為段店村窯址所出,因無有效保護措施,流散出的遺物較多。
實際上,在魯山縣城區內,地下瓷窯遺物存量極大,因在城區而被盜挖甚少,但在城建工程特別是民居建設中被挖出的近年也為數不少,城區內所出的瓷片與段店村基本類同,但就型制工藝、釉色、釉質等看,似比段店窯略高一籌。段店村和魯山縣城區域,應為同時期同樣發達的窯場。
魯山在宋時隸屬汝州。段店村距魯山縣城和寶豐清涼寺同為15公里。古民謠“清涼寺到段店,一天進萬貫”,似已描述出昔時繁榮盛景。
(編輯:木木)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