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姿強調:湖泗窯址要保護為主合理利用
2017/11/3 15:29:18
1日,副市長劉英姿來到湖泗街浮山村,實地察看湖泗瓷窯址群(下浮山灣窯址)文化遺存和歷史遺跡的保護情況,就窯址保護區保護利用等方面工作展開調研。
湖泗窯址群位于梁子湖和斧頭湖沿岸,因最早發現于湖泗街(原湖泗鄉)而得名。該窯址群的年代從晚唐五代一直延續到元明時期(公元907—1644年),以宋代為主,以仰燒法燒制民間常用瓷器。窯堆一般高約5米,最大的高達9米。產品有青白釉瓷器和青釉瓷器兩種,瓷器的種類均為壺、罐、碗、盤、碟等日常生活用器,造型規整勻稱,胎以灰白色為主,釉面勻凈晶瑩,有的器物的內外壁還刻劃菊瓣、蓮瓣、團花等花紋。
湖泗窯址群的發現,揭示了湖北地區1000多年前陶瓷的歷史篇章,以客觀的事實填補了湖北陶瓷考古的空白,充實了中國陶瓷發展史的內涵,并為陶瓷研究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劉英姿一行穿里弄、察窯址、訪民居、看古橋,深切感受湖泗窯址群獨特的歷史文化氣息。劉英姿指出,湖泗窯址群規模大、數量多、分布范圍廣、延續時間長,要站在提升文化自信的高度做好湖泗窯址群保護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加強機構設置,明確職責,做好前期啟動工作。要懷著敬畏心態,細化規劃,把民村民房,鄉風名俗呈現出來,做出文化特色,讓文化給鄉村注入活力。要選好用好指揮長,發揮街道、村干部的作用,妥善處理文物保護與居民生活改善的關系,促進文物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真正讓市民知道江夏的文化底蘊。
區領導王清華、韓良炎、任麗英陪同調研。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