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缸瓦窯
2011/8/15 21:57:12
赤峰有一座缸瓦窯,在遼代是官窯,當時燒制了大量的帶有民族色彩的陶瓷。現在還有少量遺存。這是大遼帝國留下的信息,是契丹民族十分重要的文化遺存。我們若能收藏一件缸瓦窯的作品,就是面對了一段遼國的歷史,一個曾經輝煌的民族,其價值是拍賣場上小木槌鎖定的價格無法反映的。
缸瓦窯窯址現在又稱 “赤峰窯”和“赤峰缸瓦窯”,在今內蒙古赤峰市西南六十八公里的半支箭河上游的缸瓦窯屯。窯址東西1500米,南北1000米,是遼國最大的瓷窯。在遼代漫長的200多年中,赤峰缸瓦窯窯火一直很旺,主要產品為白瓷,也燒白地黑花、三彩、單色釉、茶葉末、綠釉和黑釉等。品種多樣,主要是生活用瓷,其中的皮囊壺、鳳首瓶最具民族特色,也為藏家所珍惜。這兩種陶瓷是赤峰缸瓦窯的獨創,非常具有契丹民族特色。鳳冠瓶我們所見到的有醬色釉,綠釉等。這種瓶造型細高,有點像觀音瓶,瓶口像一朵花,側看就似鳳冠。鳳冠下面還會捏上鳳嘴與眼睛。用陶土燒制成的皮囊壺形狀與皮革縫制而成的幾乎一模一樣,連縫制在皮囊壺上的皮繩也在陶瓷上克隆得惟妙惟肖。
現在,明清以前的老窯器已經越來越受到收藏者、投資人的重視、青睞。赤峰缸瓦窯也已受到應有的關注。 (藝術品鑒定師顧樂渠)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