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窯
2011/8/22 22:35:30
玉溪窯燒制的品種有青釉瓷、醬釉瓷、青釉印(劃)花瓷、青釉褐彩瓷、青釉刻劃花加繪青花瓷和青釉青花瓷。玉溪窯產品造型古拙敦厚,線條簡單,胎體也較厚重。從器形看,主要產品是碗、盤、杯、壺、罐、瓶、爐等。器形簡單的盤碗等產量較高,而器形復雜的器物產量較少;模仿內地的瓷器造型較多,自身創造的較少。玉溪窯生產的青花瓷雖然在工藝技術上全面學習景德鎮,但以造型粗獷、紋飾簡樸生動、青花呈色深沉、遺存數量較多而獨樹一幟。
圖:玉溪窯青花玉壺春瓶
玉溪窯產品胎質為高嶺土和瓷土(粉碎后的瓷石)的混合物,胎泥淘洗不凈,有夾砂和氣孔,斷面吸水率較高,多為土灰色和淺灰色。
青釉為高鈣草木灰釉,呈青黃或青綠色。施釉較厚且釉面厚薄不均現象明顯,常見開片紋,有大小不一肉眼可辨的氣泡。施釉不及底,方法為蘸釉和刷釉,足端處常有流釉痕跡。
醬釉器的施釉方法與青釉一樣,除顏色不同外,釉面外觀與青釉完全一致,呈色不同僅僅是因為釉汁中氧化鐵的含量較高和燒成溫度提高、時間略長所致。
青釉印(劃)花瓷器是在未干的濕胎上用模子壓印或用竹刀刻劃出花紋,罩上青釉燒成;從制作手法和紋飾上看,玉溪窯的青釉印(劃)花瓷器受龍泉窯影響較大,與廣西欽州窯、四川邛崍窯近似。
青釉褐彩瓷器是用含氧化鐵的原料在瓷胎上作畫,罩上青釉燒成,在玉溪窯所發現的殘片中,凡屬青釉褐彩瓷器的紋飾均較簡單,有的紋飾簡略到不明所以,可能因為褐彩燒制技術還不成熟所致。
青釉刻劃花加繪青花瓷是在濕胎上刻劃花紋,胎干后加繪青花紋飾,再罩上青釉入窯燒成。在視覺效果上顯得層次分明,紋飾更加生動自然,富有立體感和真實感。但這類品種發現不多,在其他地方的青花瓷中也未見到,只有玉溪窯和建水窯燒制,可算是云南陶瓷的獨創。
青釉青花瓷是玉溪窯中產量較大、較典型的產品。它是用鈷料在胎上繪畫,然后罩青釉燒成。由于當地所產鈷料中含有較多的氧化鐵和氧化錳,鍛燒不精細,所以青花色調呈深藍或黑灰色,加上青釉覆蓋加色,部分青花成了黑色。這是玉溪窯工藝落后所致,但也因此成了玉溪窯青花瓷的一大特色。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