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錫貴帶領貴山窯團隊參加『傳統與再造』2016中國設計原創獎陶瓷設計大賽和頒獎典禮
2016/12/10 14:53:43
散落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被稱為“中華文明之光”,四五千年前,良渚先民在這片土地上耕耘勞作,遺留下來的無數寶藏讓后人有幸觸摸到先民的智慧靈感。
"傳統與再造"2016中國設計原創獎陶瓷設計大賽的設立,為的就是發揚良渚文化原創、首創、獨創、外拓的設計精神,充分調動當代社會創意、創新、創業的中堅力量,振興傳統工藝,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讓良渚傳統文化融入當代設計,尋找中華民族原創的自信與自豪。
本次活動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與余杭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華陶瓷大師聯盟,余杭良渚新城管委會,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承辦。
從作品征集到評比,歷時幾個月,終于在12月9日正式迎來了頒獎典禮。頒獎典禮的地點是位于杭州良渚的夢棲小鎮。本次大賽共收到600余件作品。目前,優秀參賽作品在夢棲小鎮設計中心隆重展出,據悉部分獲獎作品還將贈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永久收藏。
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窯青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嵇錫貴大師帶領的貴山窯團隊,攜優秀作品參加了此次比賽,并受邀出席頒獎典禮。
嵇錫貴大師和貴山窯團隊成員們持獲獎證書合影
貴山窯團隊的蔣華老師在臺上領獎并發言
貴山窯團隊獲獎作品《歷史的長河》在展覽現場
《歷史的長河》組合中部分細節展示
嵇錫貴大師正在接受浙江電視臺記者采訪
《歷史的長河》創作理念:
良渚文化所處的太湖地區是我國稻作農業的最早起源地之一,此系列組合作品由四部分組成,位于最中間的三個錐形器布滿稻紋裝飾,稻紋間隙透出神人獸面紋,意喻在農業發達的基礎下繁盛的良渚文明。
尖錐左右兩邊分別是兩塊繪有金色良渚神徽的玉璧,代表良渚中的玉文化。
下面以流水紋陶板為基座,表達如今江南魚米之鄉,亦有長河的歷程之意。
農業的發展,畜牧業也在發展,以數量可觀的豬的形象布在河流之上和稻紋呼應,加上玉璧和錐形玉器上的神人獸紋,象征良渚文化中的日常勞作以及祭祀祈禱的生活,即物質與精神。稻和豬的形象也有取意良渚諧音——“糧豬”之意。
貴山窯成員們的各式優秀作品陳列在展柜中
貴山窯團隊在嵇錫貴大師的帶領下,為了能給大家呈現更好的作品,團隊成員一起加班加點,集思廣益。
以下是用照片記錄的一幕幕工作場景:
本次參賽取得的成績固然是可喜的,但是貴山窯的成員們對自己的要求并不止于此。正如貴山窯工作室進門正對著的墻中央,掛著嵇錫貴大師手書的“藝無止境”四個大字,只有在藝術的道路上堅持不懈、刻苦鉆研,通過不斷地創作實踐努力提升自己,才能在未來把更好的作品呈現給大家!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