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窯制瓷大師葉國珍作品欣賞〈三〉
2017/8/25 15:19:26
鼎足雙耳爐(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瑤臺雙耳鼎足爐,燒香軍閣意安康,
紫金燒造宮廷器,物化光耀滿庭輝。
玉青香濃,鼎足瓤深鹿爐飄煙,思遠意深,頌詞滿聲,云霧南樓觀音韻。莊重,典雅,古樸,大氣,月影相照君尋味。
鼎足雙耳爐,大圈口,弦紋頸,溜肩腹,弧形底,器底裝飾三出筋足,與爐身相接,形成鼎足托爐,爐身裝飾一對扁方形圓口雙耳。整體造型大氣、穩重、高貴、古樸。
平口弦紋瓶 (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南宋官窯弦紋瓶,平口溜肩寬腹肚,
弦紋飾頸且飾肚,郊壇紫金燒御瓷。
平口弦紋瓶,官窯重器,弦紋飾頸,溜肩寬腹,盤口圈足,弦紋如繩面類筋,厚釉蓋紋,保溫燒造,使弦紋之色如香灰而勝香灰,體現出成型技藝,修坯技藝,施釉技藝和燒造技藝的完美結合。
平口弦紋瓶,平口露尖唇,頸部豐滿向下微撇,兩條弦紋把頸部分為三部分,斜大溜肩,腹部偏圓鼓出,腹上部與頸下部之間采用弦紋裝飾。整體造型端莊、高雅、古樸。
花觚(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花觚興庭耀宗室,貫耳塑源明禮器,
融古通今份青身,金絲銀線賞雅真。
花觚器,南宋官窯典型器型之一,造型大氣,高雅,亭亭玉立,體現出南宋宮廷高貴禮器型質。長長的貫耳,修飾著玉立的腰身,紫色的口部,繚繞著花觚口,粉青釉色,恰似春色風光,讓人仰慕。
花觚,大圈口,高弧身,弧線從器口向下內斂,器型下部往外撇開,圈足內斂,形成上大下小花觚形態,花觚身兩邊裝飾一對貫耳,貫耳細長。整體造型莊重、典雅、古樸。
葫蘆瓶(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宋代宮廷寶葫蘆,小口細腰顯碧玉,
秋色獲得最迷人,人意其中似如仙。
葫蘆瓶造型取自自然界植物形態,造型高雅。作品采用紫金土制瓷,細腰身,看似簡練,成型制作卻難,葫蘆瓶上部小口小肚,下部大肚細腰,極難成功。
葫蘆瓶,上部小口短頸,溜肩,小圓腹,收下腹束腰,下部溜肩呈弧形狀態,鼓腹,中圈足,挖內底。整體造型端莊、大氣、高雅、古樸。
出筋貫耳弦紋瓶(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南宋京城弦紋瓶,出筋貫耳意千秋,
高宗用心追禮器,事典為國重青器。
凹弦出筋,貫耳鎖肩,瓶器內涵厚重。重造型、重做工、重器質,貫耳弦紋國典器。練紫泥,施厚釉,高溫燒造重還原。粉青色,鐵足器,冰紋尚金絲,落藏誰家。
出筋貫耳弦紋瓶,扁圓口,上頸筆直,下頸向外撇出,溜肩鼓腹,收下腹,圈足外撇,瓶身刻三條凹槽弦紋,正反面各粘貼一條出筋,撇頸部位裝飾一對貫耳。整體造型端莊、大氣、高雅、古樸。
敞口貫耳弦紋瓶(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敞口繞紫修弦紋,貫耳立肩穩器造,
國典禮器高宗意,宋朝宮廷重御瓷。
紫金燒造,粉青冰裂競爭輝。御定乾坤瓷,郊壇技藝今再現,正是藏貴時。國典禮罷器尊庭,青色醉世間。紫紅紅,青依依,金絲紋片潤陽堂。
敞口貫耳弦紋瓶,扁圓形體,口部外撇露尖,斜頸上方裝飾兩條弦紋,下方裝飾一條弦紋,弦紋之間裝飾一對貫耳,溜肩弧腹激鼓,圈足外撇。整體造型莊重大氣、古樸高雅。
圈口弦紋瓶(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紫泥成器弦紋形,圈口盤頸紫色微,
溜肩弦腹收圈足,冰裂紋片鑲金絲。
紫泥淘盡,成瓷技藝含義深。弦紋繞頸,瓶器高立別婷閨。釉潤如玉凈,頸似青松挺,更相暉,粉青色、冰裂紋、紫口鐵足名天下。看弦紋,猶如彩霞繞人間。
圈口弦紋瓶,圈口唇露尖,弧形長頸向下外撇,四條弦紋繞頸,下弦紋與肩相連,弧肩外斜,三條弦紋裝飾圓鼓腹,圈足外撇。整體造型端莊大氣、典雅高貴。
粉青直頸紙槌瓶(郊壇下紫金土燒造)
小盤直頸紙槌瓶,小口翻邊握頸身。
弧形做成紙縋狀,金絲銀線色粉青。
微小的盤口,直頸的拉坯,弧形的器身,似深非深,握頸涴露紙槌態。一片青色,映照著層層疊疊的冰裂紋片,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