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李建東|一對谷倉罐 半部南宋史
2018/12/7 13:40:35

——品鑒南宋建炎元年紀年款青釉谷倉罐
 
    靖康之變,是劃分北宋與南宋的分界線。宋室南渡,宋康王趙構即位于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干支丁未年五月初一庚寅日,公元1127年6月12日),史稱“南宋”。建炎元年為高宗登基的第一個年號,南宋一朝,從茲伊始。因金人南侵,戰事吃緊,戰禍連綿,高宗趙構顛沛流離,疲于奔命,建炎年號僅沿用了四年,在應天府共5個多月時間,十月遷至揚州,再遷都于臨安(今浙江杭州)。這一時期宋朝的制瓷業因戰爭遭受沉重的打擊和破壞,窯工逃亡,商路中斷,雖有地方燒造,但產品粗劣,已失去了北宋陶瓷美學中簡約、古樸、典雅之風。
    筆者初識這對青釉谷倉罐,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是其罐造型簡素,青釉土浸脫釉嚴重;二是紀年款中有兩字周圍脫釉,有待于進一步辨識考證。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比較、分析,并查閱相關資料,最終認定這對青釉谷倉罐為:南宋建炎元年谷倉罐。欣喜之余,再觀此罐,其價值和考據意義就非同一般了。“宋代瓷器上的紀年大多為北宋年號,只有少數為南宋號”。(《中國古陶瓷圖典》馮先銘主編),這對青釉谷倉罐見證了北宋亡南宋立,它不僅僅是南宋瓷器紀年款的重要發現,其重要意義在于它填補了應天府改元建炎考古的歷史空白。
 


一、建炎元年青釉谷倉罐
這對青釉谷倉罐其器形如橄欖,口足內斂,鼓腹,平底。腹上有雙環狀堆貼泥條,呈波浪紋。蓋中部也有一環狀堆貼波浪紋泥條,蓋如傘狀,鈕似寶珠,頂珠無頸。罐口為直口(見圖1)。一罐為紀年款罐。口徑11.7厘米,底足徑10厘米,高26厘米,連蓋通高32.8厘米。罐腹波浪紋之間刻劃有銘文:“建炎元年五月 日重造此倉大吉”。共13字。其“月”“日”之間無刻字(見圖2)。 
    另一罐為“倉庫”圖畫罐??趶?0.7厘米,底足徑9.6厘米,高28.5厘米,連蓋通高34.5厘米。罐腹波浪紋之間刻劃有銘文:“倉庫”二字。其倉字在刻劃有欄桿式倉房圖畫中(見圖3)。倉字左為“庫”字,庫字左刻劃有禾稼形葉草紋,一組兩枝(見圖4)。罐腹周身分為兩組四枝,葉草紋之間刻劃有一只“雞”圖(見圖5),看似寥寥數筆,但形象概括,生動逼真。罐內殘留有粉狀的碳化谷物。
二、品鑒建炎元年青釉谷倉罐
1、何謂谷倉罐。
    “谷”是莊稼和糧倉之總稱?!墩f文》曰:“谷,百谷之總名,從禾,糓聲。”《詩經·豳風·七月》里有“其始播百谷。”之句。“倉”字在《說文》中有詳解:“倉,谷藏也,倉黃取而藏之,故謂之倉。”《詩經·小雅·甫田》中有“乃求千斯倉”之句。在《荀子富田》中講:“谷藏曰倉,米藏曰廩。”可見倉在遠古中就成為人們儲藏米谷的地方。所謂谷倉罐就是陪葬給亡者的冥器,它是由陶倉演化而來。陶倉始見于戰國、秦代、盛于西漢,東漢時去三足呈平底,一直延續三國、兩晉、唐、宋、元、明。谷倉罐內裝谷物糧食,以備亡者在陰間食用。谷倉罐又稱魂罐、魂瓶、皈依罐(器身修長為瓶),其器形有五聯、堆塑、多角、塔式、橫栓、倉房、倉庫模型等等,從出土情況看,此罐多為成雙陪葬使用。

 
2、解析“建炎元年五月日重造此倉大吉”紀年款谷倉罐。
    其紀年款是刻劃于谷倉罐腹部,環罐周身一圈??虅濍S意,字體草率,錯落不一,以“建炎”起首,最后把“大吉”二字擠壓于“建炎”二字之下(見圖6),有于青釉罐入土土浸脫釉,很容易誤讀誤判。其罐為“五月日重造”之日已是康王趙構承繼大統于南京應天府,建炎元年五月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