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中的精神性
2018/11/20 12:48:57
藝術創造的勞動工程中,不論肢體勞動的成果為何,創造者的企圖絕對是構建其藝術價值的磐石。創造者所處環境的氛圍以及文化狀態往往成為創造者詮釋觀念的數據庫。著名的藝術社會學家阿諾德.豪澤爾在他影響后世甚巨的著作The Soclogy Of Art(《藝術社會學》)中提到:“藝術作品在總體上可被看成兩相對應的事實產物,一方面是‘藝術外’的條件——客觀的、物質的社會現實;另一方面是‘藝術內’的因素——形式的、自發的、創作性的意識活動。不管外界引發的母體如何重要,藝術的自發作用仍是不可縮小的。自發與誘發的對立、主觀與客觀的矛盾構成了藝術創造的基本方法。”
從當代的視角來探討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不論政治勢力如何更迭,各個時期與朝代都可演繹出傳世千百年的陶瓷文化資產。中國現代考古學家王仲殊認為,從浙江省一處東漢古墓挖掘出土的灰綠色陶瓷釉殘片是目前考古史上能找到的最早的青釉瓷。
歷經幾百年的演化,北宋時期制造出的龍泉青瓷器皿,有著青、藍綠及橄欖綠色釉,并且含有大量硅與堿的成分,在后來脫離了粗陶器的窠臼,進而影響且造就了景德瓷與德化青釉瓷的輝煌。如此依賴單一材料的釉色竟能書寫出中國陶瓷發展史中舉足輕重的史詩。傳統陶瓷器物美感與藝術價值的產生,往往脫離不開特殊地域性的材料特質、因材料屬性而演化出的燒成方式。
泥料、工法、釉料、燒成等成為當今考古斷代的考證媒介,也是美學、符號學、社會學、宗教學等學科研究的寶貴史料之一。因此,龍泉青瓷的器物發展史亦是中國人文與藝術發展史的重要門類之一。青瓷是便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中國歷代被稱為千峰翠色、艾青、翠青、粉青等都是指青瓷而言。
釉面開片,即釉面有很細的裂紋。因為在高溫燒成時,胎和釉會由于熱膨脹系數不同進而在冷卻收縮時出現裂紋。這本是一種工藝上的缺陷,宋代的窯工們巧妙地利用這種開片現象來美化瓷器,形成了美的韻律和節奏,拓展了青瓷釉色的光譜,更帶引出單一釉色的純粹,和象征性強烈的深度。
根據紋片的不同形態,賦以不同的名稱,如冰裂紋、蟹爪紋、牛毛紋、兔絲紋、百圾碎、魚子紋、鱗片紋、葉脈紋、流水紋等。青瓷紋片就是這樣以其純真的人工和燒制中自然產生的藝術美贏得世人的喜愛,從而創造了青瓷紋片這一藝術特色。
此一深具純粹與深度之特色,其復雜程度,牽扯出藝術性話語,轉化成其深具人文性之意涵,可以沉穩、可以激烈,好比極簡油彩在Mark Rothko繪畫中爆炸性的寧靜。
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Mark Rothko,受到神化、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尼采哲學思考的影響,同時面臨二次大戰前后美國當代藝術的發展瓶頸,從四十年代開始發展象征意味濃厚的風格,并且主張繪畫能夠作為影響社會變遷額因素之一。當他繪畫的風格不斷演化時,象征性的形式語言漸漸無法滿足其藝術理念的表達,他開始著眼于物體的內在本質,精煉至抽象色塊的形體,全然借由色彩的互動,運作內心世界的對話。Rothko有過解釋:“歷史上巨幅畫的作用,是要表達一種莊嚴偉大和華麗的感受。我的作品卻要表達一種非常親密、人性的感覺。”“畫小幅畫是把自己放在自己的經驗之外,好像從一面立體境或縮小境來看自己的經驗,畫巨幅的畫,你自己就在里面,這不是你決定的事。”“作品是經驗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思考經驗的反映。”“我想對那些認為我的畫寧靜的人說,不論他們的出發點是友誼還是觀察,我在每一寸畫面上暗藏了最強烈的暴力。”
Rothko談自己的作品,不會從意義面下手,他談的是感受性:“比較正確的形容是‘即將爆炸的寧靜’。”Rothko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