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曉晴藝術成就評述——古彩傳承與探索
2019/11/26 17:44:29
饒曉晴認為古彩是景德鎮土生土長的一門陶瓷工藝,歷史悠久。畫古彩對線條要求高,氣韻生動及工序復雜,工藝難度大,非??简灩Ψ颉N覀円恢闭f創新,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在傳統的工藝上表現現代題材,這也是一種創新,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突破傳統。
古彩是一種源于景德鎮,現在仍沒有走出景德鎮,沒有舶來元素的土生土長的地域性彩繪藝術。古彩是由明代青花五彩逐漸演進而來的,明嘉靖、萬歷年間青花五彩發展相當成熟,是古彩的雛形,釉上五彩色系中的紅、綠、藍、黃、紫五色系均已經具備,只有釉上藍色系尚未突破,而以青花替代,是高溫與低溫彩的完美結合??滴鯐r,因釉上藍彩的發明,釉上五彩色系已全部具備,從而形成了釉上五彩獨立發展的全盛期,康熙五彩也即現代所稱的古彩。古彩最突出的特征即是用線,用線也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古彩在裝飾性上與木刻版畫藝術頗為接近,受到明末清初陳洪綬人物畫的深刻影響。古彩具有鮮明的民族個性和地域特征,不僅盛行于康熙時期,即使是現在,這門民族彩繪藝術仍廣受喜愛,成為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彩因其鮮明的民族特色而在國外形成較大影響,如日本陶瓷彩繪受五彩的影響就較粉彩更大,因為古彩更具有東方色彩魅力??滴豕挪拭反蠖剂魇в诤M?,具有震撼力的大件器物大多藏于英、美、日等國博物館中,而在國內包括故宮在內都缺乏非常好的古彩作品。
粉碎瓷石用的古水礁
古彩是深深扎根中華民族傳統土壤中的古老彩繪形式,雖歷盡滄桑,直至當代,仍保持興盛發展的局面,并非如一些人所言的出現消亡跡象。事實上,景德鎮民間藏龍臥虎,仍然有很多人在繪制古彩,技藝高超者不乏其人,并且傳承有序,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的完整梯隊。就目前古彩市場來講,雖然近幾年價格有所升高,但總體價格仍然是偏低的,無法真實體現其藝術和學術價值。以嘉德、保利等知名拍賣行來講,近幾年古彩拍賣價格雖呈逐年攀升的大好形勢,但其最高端價位依然遠遠低于其他彩繪形式。古彩創作所花費的時間很長,需要長時間地埋頭苦練基本功,一件成功作品的完成需要傾注創作者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各類彩繪藝術中最艱苦的。古彩陶藝家從投身學藝到真正領悟其精髓,要經歷無休止的等待、理解和概括的漫長歷程,窮盡一生追求也未必能達至完美。古彩發展至今,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一件好的古彩作品裝飾層可為七到八層,其中有圖案格式和文人畫格式,藝術和文化內涵極為豐富,這也是其藝術魅力所在。目前拍賣市場乾隆粉彩、元青花等屢屢拍出天價,古彩拍賣價格卻與之相差甚遠,古彩的地域局限還未走出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景德鎮昌江河畔陶瓷船務運輸
古彩自康熙年間成熟后,其發展軌跡是不明顯的,因為康熙年間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統的格式規范,藝術表現手段非常豐富,就如同京劇的唱念做打一樣具有鮮明的程式化特征。古彩的突破或發展只是改革開放以后近30年的事情。景德鎮陶瓷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等一批陶藝專業畢業生,接受了正規學院教育,對中西方文化都有深入了解,對傳統的理解程度就與一脈相傳的傳統古彩藝術家大不一樣了,對古彩繼承與發展問題感覺更加敏銳,視野更加開闊,視角更加新穎,大多在想辦法尋求突破點。比如在題材上力求做到突破傳統故事,接近現實生活格調,使作品具有強烈的現代感。不過,在工藝上卻不容易做到突破,因為從色料到構圖都已形成固有的范式,成為束縛其發展的瓶頸,從而導致難以做更深入的探索。古彩特色不能拋棄和忘卻線條,線條是其生命力,在發展中一定要保持其獨特的線條之美。發展中我們還可以去圖案化,因為古彩更具魅力的其實是文人畫,因而我們可以避免圖案化而更多地追求文人畫,使之更寫意、更有神韻,更有生命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