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景德鎮的那些古弄
2017/9/18 14:06:16
景德鎮里弄非常多,在民間向來有“九街十三巷、一百零八弄”之說。它們不僅是城市的血脈,交通的網絡,而且是景德鎮老百姓的居住場所,更是千年瓷都風貌變遷和陶瓷歷史文化發展的重要舞臺,是景德鎮獨有的文化遺產,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人文價值和藝術價值。
你可知道
每一個里弄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
擁有著歲月的滄桑
也充滿著詩情畫意
來看看你所熟知的那個弄堂
有著怎樣精彩的傳奇吧
獨一無二的景德鎮里弄
景德鎮古弄堂之一藥王弄
藥王弄接迎祥弄
弄里曾將藥王供
會館都昌何處尋
心思費盡也無用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枯樹弄
疾病偶流行
強說樹有精
問安興廟宇
求福乞神明
景德鎮古弄堂之三農旺弄
枯樹弄東龍王廟
曾經廟里龍王笑
求安祈福靠蒼天
只會煩來只會躁
景德鎮古弄堂之四觀音嶺
古鎮曾經廟宇多
觀音嶺上廟臨坡
東從枯樹橫街起
西至犁頭嘴上窩
景德鎮古弄之五單、雙柵門
明末清初匪盜勤
時間不定擾街民
柵門惟有石頭做
鐵壁銅墻防入侵
景德鎮老弄堂之六蓮花塘
東坡佛印會庭堅
月夜泛舟某一年
暢飲蓮塘雖佳話
幾人還憶舊時篇
景德鎮老弄堂之七
三閭廟碼頭偶寄
瀅瀅碧水涌如初
三閭碼頭渡已無
偶釣閑來終過客
千年還是俯山孤
景德鎮古弄堂之八龍珠閣
古鎮珠山千古吟
幾人還憶舊時音
今朝宮闕雖猶在
來日曇花何處尋
景德鎮古弄之九迎祥弄
遙思五代陰陽弄
輾轉多年都是痛
直到明中更迎祥
人丁興旺逐遺夢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義思井
雖然古跡已難聞
飲水不忘挖井人
莫看義思微善舉
也曾數載惠居民
景德鎮古弄之十一迎祥弄
遙思五代陰陽弄
輾轉多年都是痛
直到明中更迎祥
人丁興旺逐遺夢
景德鎮古弄堂十二之九皇宮
九黃嶺上九皇宮
黃姓道人展絕功
信手拈來能治病
仙風道骨有神通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三龍缸弄
龍缸弄里制龍缸
六座民窯技藝強
窯里有時來不急
廠東立即可幫忙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四湖口弄
明末清初湖口弄
當年會所已興隆
如今難覓昔時景
惟見殘陽一抹紅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五方家弄
方家上弄地頭高
不懼江河水浪淘
下弄西接江畔路
當年會館已云消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六彭家弄
唐末許多彭姓來
宋時瓷業已花開
坯房到處人興旺
住戶居民一排排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七水府弄
昌江浪打兩堤邊
水府廟興一弄前
菩薩本為粗木做
何來神性佑安全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八畢家上弄
畢家上弄源于宋
兩戶人家筆業紅
生意興隆通四海
一時茂盛傲群雄
景德鎮古弄堂之十九畢家下弄
清朝瓷業許多行
釘釘雨靴也一方
菩薩令公無事事
奉新會館坐深堂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詹家弄
柴窯砌砌保吃穿
唐代首推當姓詹
宋末元初成鬧市
洪都書院也情牽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一福壽弄
此弄原型似壽房
棺材生意也曾忙
為圖吉利將名改
福壽之稱更久長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二五龍橋
五龍山上月當空
一曲流溪繞碧叢
庵里和尚行善事
石橋修得萬年榮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三程家上巷
程氏興村早在秦
宋時此巷已聞名
祠堂戲院隨風逝
多少流光總駐停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四迎瑞弄
元末雖然弄已生
清清冷冷少行人
當年住戶今何在
迎瑞門庭把貌更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五程家下巷
會館臨江如過客
章山書院也云煙
今時八小芬芳涌
勝過瓷坊數十間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六鄭家洼
今朝喜看鄭家洼
爽爽清清不是夸
又亂又臟難覓見
家家戶戶樂如花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七許家弄
清代康熙某一年
許家大舉向南遷
曾經庵里青蓮坐
不是仙來也似仙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八醬油弄
醬油弄里醬油行
數百年來醬溢香
此刻重游談舊事
幾人還憶賣油郎
景德鎮古弄堂之二十九犁頭嘴
宋時已有犁頭嘴
東靠蔡家街末尾
西望五龍橋的頭
轉彎又羨江家美
景德鎮古弄之三十蔡家街
清末浮梁蔡姓來
沿途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