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魯生簡介
2023/6/22 16:38:41
潘魯生 ,男,漢族。山東菏澤人。1962年11月出生,1996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獲美術學博士學位。現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宣部全國“四個一批”人才。
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
人物概述
潘魯生是一個對傳統民族文化有著強烈責任感的年輕學者。20多年來,他一直行走于民間文化的田野調查和學術研究當中,不僅在民藝研究上著述頗豐、卓有建樹,且對傳統民間文化的挖掘、保護與傳承身體力行,于1998年申請并獲批準成立民辦“中國民藝博物館”。出版民藝研究著作30余部,曾獲首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國家教委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多項獎勵。主持或完成教育部人。
文社科研究“九五”規劃項目“工藝文化生態保護與調研”、國家“十五”重點圖書規劃項目“中國美術百科全書?民族民間美術卷”、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中國民間木版年畫?平度、東昌府卷”、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專題研究項目“山東省臨沂市農村文化產業開發調查報告”等科研項目。
在長期致力于學術研究的同時,潘魯生一直從“民間元素”中探索繪畫藝術的語言。其作品入選首屆中國體育美展,第七、八、九、十屆全國美展,藝術與科學國際美術作品展,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上海美術大展?設計藝術展等并獲獎,曾在德國、瑞典、韓國及山東濟南等地成功舉辦個人畫展,出版《潘魯生彩墨藝術》、《潘魯生畫集》,2007年應邀擔任52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奧馬爾·加里亞尼畫展學術委員。
重大事記
1、1985年6月,作品《零的突破》入選“首屆中國體育美術展覽”,被中國奧委會收藏。
2、1985年10月,策劃、組織“聯合國國際青年年山東青年奉獻展”。
3、1989年9月,作品《愿每個家庭和睦美滿幸福》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
4、1990年11月,出版《論中國民間美術》,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5、1991年7月,作品《延安——中國新文藝搖籃》入選全國宣傳畫展覽。
6、1993年5月,出版《中國民俗剪紙圖集》,獲北京市優秀圖書獎。
7、1993年11月,主編《中國民間美術全集?神像卷》、《中國民間美術全集?供品卷》,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
8、1993年12月,出版《山東曹縣戲曲紙扎藝術》。
9、1993年12月,出版專著《中國民間美術工藝學》獲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10、1994年8月,擔任《中國傳統手工技藝叢書》主編,出版專著《紙扎制作技法》。
11、1994年10月,主編《中國圖案大系——現代卷》,獲第九屆中國圖書獎。
12、1994年10月,作品《1997·破鏡重圓》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
13、1996年2月,獲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博士學位。
14、1996年8月,出版專著《年畫》。
15、1997年11月,作品《葵花向陽》被北京大學收藏。
16、1998年1月,提出“民間文化生態保護”,發起“山東省傳統手工文化生態保護活動”。
17、1998年2月,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8、1998年4月,創建“東方中國民藝博物館”。該館擁有藏品3萬余件,涉及穿戴、祭祀、娛教、裝飾、游藝、用品等數十個種類。
19、1998年5月,赴臺灣參加由“臺灣藝術大學”主辦的“傳統藝術研討會”并作主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