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黑車拉客的陶瓷繪畫家齊冬根
2013/6/19 22:57:15
額外刺激
在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對面一條不長的陶瓷工藝品銷售街的最末端,有一間沒有招牌的店面。一到晚上,這間小小的店面就會聚起一撮人來。與其他的門店不同,這里從天南海北聚攏的人們并不相互談?wù)撋猓缓炔瑁⑶矣幸淮顩]一搭地談?wù)撔┘兇馀c生活無關(guān)痛癢的東西,包括藝術(shù)。
齊冬根便是這里的常客。
與其他人不同,常常參與這晚間沙龍的齊冬根卻從不談藝術(shù),也不談?wù)軐W或者其他什么海闊天空的東西,說白了,齊冬根甚至只是陪著喝茶,偶爾抽根煙,很少主動談?wù)撊魏螙|西。哪怕在最熱烈的交談氣氛中,齊冬根的寡言少語,卻也并不顯得那么突兀。他過于顯老的面孔掩蓋了他的真實年齡,其實,齊冬根也就將將43歲而已。
慢慢地,一些后來加入到晚間沙龍的新人就會了解到,齊冬根是個開地下出租車的純粹農(nóng)民,就住在不遠處的三寶村里。
這個三寶村因幾個外來藝術(shù)家的進駐,而漸漸有了些類似北京宋莊的氣氛,隨后的藝術(shù)家接二連三地往這個大約不足6平方公里的村子里擠,并吸引了一些陶瓷企業(yè)和文化公司也紛紛購山圈地,這個自宋代以來就保持著青山綠水的小小村莊,于是成了景德鎮(zhèn)頗負盛名的文化村。
齊冬根的營生,就是在這個景德鎮(zhèn)交通最不發(fā)達的村子里,替那些晚上喝多了酒出不來的人們,充當出租車,當?shù)厝怂追Q“黑車”。這樣的營生,支撐了齊冬根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在人人都與陶瓷沾點邊的景德鎮(zhèn),齊冬根也倒賣過瓷器和古瓷片,那種在景德鎮(zhèn)挖地一尺就能隨便撿一籮筐的各種碎瓷片,民窯的居多,也值不了幾個大錢,五塊十塊到一二百不等。總之,許多人都靠這些東西,支撐著生活,并在景德鎮(zhèn)形成了一種叫做“鬼市”的跳蚤市場形態(tài),天不亮就開始,在一個特定的地方聚攏,各類型碎瓷片擺滿一地,任那些外來的游客或者投機客們挑三揀四。
其實少有人知道,這個其貌不揚矮矮墩墩的齊冬根,也是個從小喜歡畫幾筆畫的人,也就純粹屬于個人愛好,沒人會當真,甚至他自己也并不拿這個當一回事。
大約2008年,齊冬根偶爾認識一個藝術(shù)家,指導(dǎo)他畫了一點畫,用青花料在瓷上涂涂抹抹一些非具象的符號,這種東西搞起來很容易,畫在瓷器上也有一點裝飾性,說白了,齊冬根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也跟滿景德鎮(zhèn)的人們一樣,自己隨便弄一點好玩的小東西,出去換兩個錢。在景德鎮(zhèn),亂涂亂抹的小瓷器,杯盤碗什么的,都能換錢。重要的不是藝術(shù),而是這些東西一來可以實用,而來與工業(yè)化批量生產(chǎn)的東西確有不同,迎合了人們追求個性的心理。
齊冬根的非典型藝術(shù)家生涯,就此拉開了帷幕。這是一種丟下畫筆就去跑“黑車”拉活兒,拉完活兒又回家沒事兒涂兩筆的悠閑而散漫的人生。漸漸靠跑“黑車”拉活兒,認識了不少藝術(shù)家,甚至國外的。于是齊冬根參與到晚間沙龍里去,也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畢竟這樣的沙龍,是純粹自發(fā)的一種小型聚會,一種晚上睡覺前實在沒什么可干的聚眾閑敘,與大都市里動輒晚禮服名車奢侈品的沙龍,不可同日而語。
一次,齊冬根將自己的瓷板畫掛在這個晚間沙龍的門店里,抱著試著銷售一下的心態(tài)。隨后的情況是,所有看到這幾幅青花瓷板的人們都大為吃驚。在極其便宜的價格上,人們看見的是足以稱為專家級的藝術(shù)作品。自由、松弛而且大膽。畫面基本上是青花線條組成的非具象形態(tài),類似枯樹根,或者利用枯樹根的形態(tài)呈現(xiàn)的人體、動物或者別的什么,裝飾性極強。
很快,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辦的首屆中國當代陶瓷藝術(shù)大展上,人們就見到了齊冬根的這種作品。對于傳統(tǒng)陶瓷繪畫來說,齊冬根完全不在其列,而對于西方美術(shù)的流變體系來說,他也不可歸于其中。一種具有強烈水墨畫筆墨特征和素描線條特征混雜的青花藝術(shù)形式,吸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wǎng).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wǎng)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