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書畫收藏保養須知
2014/5/6 23:30:37
封存書畫的樟木箱
作為收藏品的書畫,多用紙絹作為材料,收藏界有句古話,“紙千年,絹八百”,說的就是紙絹質文物壽命的上限,如果保存得好,宣紙是可有過千年的壽命,反之,如果保養不好,則容易損壞,影響其收藏價值。
紙絹這些材質,怕蟲蛀、鼠嚙,既怕潮濕又忌干燥,尤其是近來進入春季,潮濕多雨,書畫面臨的潮濕霉爛和蠹蟲嗤咬的問題將更嚴重。
本期我們采訪了博物館專業人士、收藏家、書畫家、裱畫師,請他們為藏家在春季如何更好地保養書畫藏品支招。
“一般家庭掛畫不適宜太久,因為每一幅書畫都是有生命的,你想象一個人,如果一直被撐著,會很辛苦的,所以一般掛兩三個月就要拿下來晾晾,然后收起來,藏品壽命才會長久。即使是裝裱好的書畫,也不適宜長久掛著,因為潮氣會透過鏡框滲入書畫。”廣州藝術博物院文物保護管理處的杜藹華說的是書畫收藏的一個常識。
裱畫師、廣州裱藝學會副會長梁焯輝也持同樣看法,他認為,無論鏡框還是掛軸,都抵擋不了廣州春天強勁的濕氣,一幅畫,如果保養不當,最多五六年,快則兩三年就會起霉點,補救起來就費勁了,因此學會正確的保養方法是最重要的。
防潮防蟲:報紙有妙用
幾乎所有受訪者都提到,在所有防潮的辦法里,報紙可謂一個又好用又簡易的“工具”。報紙本身有吸收潮氣的功用,其油墨又能夠防蟲,一舉兩得。
曾長期擔任過廣東省博物館書畫鑒定和保管工作的國家文物局書畫責任鑒定員陸小明說起報紙的妙用,還有一段“古”:“當年我們省博和廣州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合辦一個明清書畫展,展覽辦完后,上海博物館的書畫有被蟲蛀的現象,當時人們還開玩笑說廣東的蟲子欺負外來的書畫。后來才發現包了報紙的書畫都沒有被蟲蛀,而沒有包的就有蟲蛀現象。”
不過在用報紙包裹書畫的過程中,有一些細節值得注意。杜藹華建議,有條件的藏家可以將一幅幅書畫攤開在柜子里,每一幅上面先蓋一張宣紙再鋪一張報紙,依次累加起來;沒有條件的藏家就可以將書畫卷起來,卷的時候,怕報紙的鉛粉脫色污染畫面,可先用宣紙包一層畫,再拿報紙包;或者找一個木棍作為軸心,木最好是經過處理不容易生蟲的,這樣卷起畫來就不會起折。
廣東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黎展華強調,對名家作品而言,藏品不起折這點尤其重要,如果畫面起折,時間長了不易消退,形成黑痕,不能恢復畫面的平整完美,嚴重的可能還需要漂白,將使藏品的收藏價值大打折扣。
杜藹華介紹,在博物館保管書畫,還講究用白手套和口罩,以免在書畫上留下痕跡,一般家庭藏家也可以借鑒。“我們會用棉布白手套收書畫,收的時候還要帶口罩,不帶口罩也可以,那就不能開口說話,以免弄臟作品。”
家庭防潮用空調
采訪當日正是暖濕的雨天,有霧靄,杜藹華像往常一樣,巡看幾個展廳的作品,發現有些已展出一段時間的作品,表面兩側呈現向內卷曲的現象,還有的表面起了皺褶,她仔細看了看濕度計,原來濕度已經到了書畫保養的臨界點60%,說明已有受潮現象。“這些畫準備收起來了。其實對書畫最有效的保護就是開空調,不可高于22℃,也不能低于18℃,20℃最合適。濕度在55%最適中,最高不超過60%,最低不低于50%。在博物院,我們用空調保持恒溫恒濕。”
黎展華指出,對一般藏家來說,恒溫恒濕的條件不大可能實現,但可以用空調調節,在室內掛畫時要注意關閉門窗,一天開一兩次空調抽濕,每次兩個小時左右。
樟木箱封存書畫有訣竅
很多藏家都會用箱子封存書畫作品,這是書畫收藏常見的方法。箱子的材質因每個家庭,每個藏家條件不同而有所區別。杜藹華介紹,一般美術館、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