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文人案頭上的小器物——琴爐
2016/7/24 13:16:25

 
康熙青花山水琴爐
 
“宣德年制”款銅琴爐
  在文房用具中,琴爐是個不能缺少的重要物件。中國社會自古重視音樂,孔夫子制六藝其中就有“樂”。古代宴樂場上、文人學士的書齋中,都離不開琴、瑟、箏、簫。為了營造高雅清香的環境,同時也為了便于計時,在彈、吹樂器時都要燃香助興,于是專門為撫琴彈箏用的小型香爐也就應運而生,并且起了一個極雅的名字——琴爐。
      琴爐,琴制式樣,古來有之琴爐,人們都會冠以“小”字,呼之曰“小琴爐”,琴爐與香爐的區別就在這個“小”字。一般來講,口徑在10厘米左右稱琴爐,以其可置于掌中把玩,口徑15厘米以上叫香爐。琴爐對古代文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調琴、讀書、禮佛,爐中的檀香,可辟除雜念,導人入靜。琴爐燃香一次一支,故爐體要小巧玲瓏,置于琴桌前更顯雅致。
      圖1所示是一件康熙青花山水缽式體琴爐,口徑8.6厘米,青花胎體堅實,釉面肥潤呈青白色,青花發色純正,有縮釉和小棕眼,底足典型的康熙民窯器中常見縮釉。
      如圖2所示為清代中期銅質“宣德年制”款琴爐,高4.7厘米,口徑6.5厘米,造型簡潔素雅,皮殼沉穩厚重,古意盎然,置于案頭,賞心悅目。
      琴爐自古便受重視,明清以來,瓷爐和銅爐相繼受寵,如王世襄舊藏的銅爐,件件精品,如今每件都擁有逾越百萬的身價。相比之下,瓷爐的價值還沒有被發掘。銅爐有獨特的藝術語言,其皮殼包漿古雅耐品,已形成較為固定的賞玩群體。瓷爐裝飾手法豐富,藝術成就不在銅爐之下,奈何玩賞者寥寥,導致市價甚為低廉。
      如今,海內外不少博物館都收藏有瓷質琴爐,其中不乏珍品,僅從宋代至民國瓷質琴爐,就涵蓋了各歷史時期的多種窯口的大多數品種,為收藏界朋友領略琴爐的藝術魅力和瓷爐的系統研究提供了豐富資料。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