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中的香與藥
2012/3/26 22:56:41
香藥多屬植物類,也既是現在中藥類屬中的芳香類藥物。如沉香、檀香、蘇和香、乳香、丁香等。但也有少量取之于動物的分泌物,如麝香、靈貓香、龍涎香等。目前,人類已知且使用的香藥有三千六百余種,常用的也有四百余種之多,制香常用的香藥約為130余種。香藥的藥性在《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等中醫經典中都有具體地、權威的界定。它們的共同點是具有“驅邪扶正、痛經開竅、療疾養生”的作用。如《神農本草經疏》中說“凡邪惡氣之中,人必從口鼻入。口鼻為陽明之竅,陽明虛,則惡氣易如。得芬芳清陽之氣,則惡氣除而脾胃安矣。”
人們根據這些香藥的綜合藥性,按君、臣、佐、輔(使)組成各種方劑,制成各種劑型、各種外形的的香品,以供人們佩戴(帷佩、香包、香囊、帷香)、鋪枕(香枕、香被、香褥)、焚燒(香餅、香丸、線香、盤香等)和食用(香食、香粥、香飯),以達到養生保健、防病治病、陶冶性情、營造和美化環境的效果。
近年來,經科學家研究分析證實,氣味分子通過呼吸道黏膜吸收后,能促進人體免疫球蛋白的產生,提高人體的抵擋力;氣味分子能刺激人體嗅覺細胞,通過大腦皮層的高興抑制活動,調節全身新陳代謝,平衡植物神經功能,達到生理心理功能的相對穩定。這又從現代科學的角度證實了香氣對人養生的重要作用。
1.檀香
檀香又名旃檀,白者白檀,色紫者紫檀,皆有清香,而白檀為勝,是一種常綠的寄生樹,此樹把自己的根依附在別的樹根上,至少要30年以上的樹齡,才能達到采集販賣的標準,通常以薄片型的方式出售。從印度到埃及、希臘、羅馬的貿易路線上,常有檀香貿易。檀香屬檀香科常綠喬木,原產印度、澳大利亞和非洲,我國臺灣、廣東也有引種栽培。它的花初開時黃色,后血紅色。
檀香木材奇香,常作為高級器具、鑲嵌、雕刻等用材。可制小匣和折扇等,即檀香匣、檀香扇,裝飾以燙畫、刻花,是精制的工藝美術品。北京雍和宮的白檀雕像——巨佛,高26米,直徑3米,由整根檀香木雕琢而成,這是舉世無雙的藝術珍品。檀香木的刨片,可作為芳香健胃劑;樹干和根莖蒸餾可取得檀香油,含90%的檀香醇,是名貴的天然香料。檀香具有防蟻的功能,許多古代的廟宇或家俱,都是由檀香木所做。
檀香入脾、胃、心、肺經。行氣溫中,開胃止痛,有消炎、抗菌、催情、鎮咳、袪痰、補身、收斂的功效。
檀香除了上述的功效,其還具有心靈療效,檀香的放松效果絕佳,可安撫神經緊張及焦慮,鎮靜的效果多于振奮。并且,用以改善執迷的狀態,極獲好評,可以帶給使用者更為祥和、平靜的感覺。檀香獨特的香味,具有安輔作用,對于冥想很有幫助,因而廣泛被用在宗教儀式中,特別是印度和中國,對檀香的需求量至今絲毫不曾減少。
2.干松香
甘松香,根據《本草綱目》記載,甘松香產于川西松州,由于其味甘,所以稱為甘松香。其根及莖干燥之后,可以用來作為藥用及香料之用,尤其是根部芳香的成份居多。
根據《蕤呬耶經》卷中〈請供養品〉所記載,于一般供養法中,應該以白檀香混合沈水香供養佛部,以尸利稗瑟多迦(室唎吠瑟吒迦)等諸樹汁香供養蓮華部,而以黑沈水、安悉香供養金剛部。
又以甘松香、白檀香、沈水香、龍腦香、蘇合香、薰陸香、尸利稗瑟多迦樹汁香、薩阇羅沙香、安悉香、娑羅枳香、烏尸羅香、摩勒迦香、香附子香、閼伽跢哩香、柏木香、天木香、地夜香等,與砂糖混合,可隨意取用,來供養諸尊。
《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卷二十中也說,以不空王神通解脫心陀羅尼真言,隨心承事供養曼拏羅三昧耶,以甘松香泥、白栴檀香泥,摩涂壇地,四面當心以純白栴檀香泥畫開蓮花,當心蓮花葉上,以郁金香泥、白栴檀香泥相和,畫金剛杵印。
在《佛說金毘羅童子威德經》卷一中說,如果行者要入龍宮求寶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