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爐賞析
2014/3/5 15:21:19
青銅大行爐 五代 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藏品
耀州窯白釉弦紋行爐 北宋 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藏品
白釉行爐 北宋 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藏品
定窯白釉素貼螭龍行爐 北宋 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藏品
介休窯白釉折沿行爐 北宋 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藏品
龍泉窯黃釉折沿行爐 南宋 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藏品
磁州窯折沿爐 金代 山東博物館藏品
磁州窯青釉行爐 金代 山東博物館藏品
白地黑赭花大行爐 金代 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藏品
自南北朝始,佛教中有一種修持為“行香”,即手捧香爐圍著佛像繞行三圈、七圈或更多,因香爐既可以固定放置使用,也可以手持行走使用,故稱為行爐。唐宋時流行使用瓷質行爐,各種窯口均有燒造。宋代北方流行高足折沿爐,形如高足杯,為開敞式,寬弧沿(或寬平沿)、筒腹、高喇叭狀圈足。此式香爐可上溯至唐代,初為禮佛所用,后逐漸成為日常香器。南宋時期,金所使用的折沿爐在造型上沿襲北宋形制,但在細節處加入了其自身的審美意識,特色鮮明。(編輯:木木)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