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香道概略
2014/4/19 22:22:53
“香道”這門藝術被正式確立是江戶時代的事,但根據大枝流芳在德川中世寫的一些有關香料著述記載,南北朝時代的佐佐木道譽既是元祖。
其后東山將軍足利義政也很喜好香料,而志野流香道始祖宗信據傳是足利將軍義澄時代的人,那個時候香道就開始正規化了。
香總給人以一種神秘感,隨著時代的變遷,香的用途也發生著明顯的變化。
在奈良時代,香主要用于佛教的宗教禮儀,人們將香木煉制成香,少數也用于薰衣或使室內空氣芬芳。
平安時代,香料悄悄走進了貴族的生活,伴隨著國風文化的興起,焚香成了貴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香的用途還只是限于作薰物。
將各種香木粉末混合,再加入炭粉,最后以蜂蜜調和凝固,這就是所謂的“煉香”。
隨著季節的更替共制六種薰香——“梅花”、“荷葉”、“侍從”、“菊花”、“落葉”、“黑方”——這都是因貴族的嗜好所需而制的。
用香薰衣,在室內燃香,連出游時仍帶著香物,貴族們對香的偏好為輝煌的平安王朝更披加了一件華服。
薰香的配方現都由平安貴族的后人小心珍藏一代代傳下去。
埋熏
到了鐮倉、室町時代,貴族衰敗,武士當權。一種純粹對香的愛好的風氣滋長了起來。
建立在“善”的精神之上,武士尊崇香的幽遠枯淡。
同一時期,佛教中密教信仰與凈土禪的發展,繪畫中水墨畫的出現等使這種強調精神性的風潮影響不斷擴大。
香料越制越精細,聞香分香道具的改良進一步加快了香的普及。
香的藝術性也開始逐步展現出來,從不少的和歌或物語文學作品中可看到對聞香的著重描繪。
當時還有比試自己所藏的上等香的活動,而流行的連歌會也在一邊燃香的環境下進行。“焚繼香”與賽香的活動就是現行香道的雛形。
以足利義政為中心的東山文化將聞香與茶道、連歌密切聯系了起來。香道二大流派始祖——御家流的三條西實隆與志野流的志野宗信——最終確立了香道的基礎。
現在香道使用的組香大多是江戶時代所制的。美麗的小道具以及精巧的盤物使的香道更為女性所喜好。
町人階層的興起使香道也頻砌現在平民的文化生活中,香道的傳播更廣泛了。
然而,明治時期由于西方文化的侵入,作為日本傳統文化的香道一度衰退,再次成為只有上流階層參與的高級嗜好。
二戰后,隨著花道、茶道的振興,香道也向一般平民打開了大門,御家流與志野流的繼承人們正在努力著日益擴大香道的影響。
注:香道中有“六國五味”之說,六國是指六個產香之地,因以地名來命名香木,故此六名也是香木之名。聯盟中有人取名“蘭奢待”,其實這就是一品名香,是伽羅香的一種。
六國(香名) 五味
1 伽羅 辛
2 羅國 甘
3 真南蠻 檀辛
4 真那賀 無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