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件景德鎮陶瓷藝術品亮相北京APEC會議
2014/11/19 18:01:07
2014北京APEC會議上,景德鎮陶瓷成為一大亮點,不僅贏得了來自國內外的由衷贊美,也向與會的嘉賓們展示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流淌千年的景德鎮陶瓷文化。
據悉,由景德鎮市遴選推薦的66件精品陶瓷作品中,有57件在APEC會議的多個重要場合陳列和使用。其中,雁棲湖主會議廳的10個陳列展柜全部陳列了景德鎮的精品藝術陶瓷,分別為陸如作品1件、黃賣九作品1件、寧鋼作品2件、賴德全作品2件、楊冰與陸軍合作作品1件、張學文作品1件、吳能作品1件、陸濤作品1件;而在雁棲湖習近平主席會晤室有鄧希平作品1件、景德鎮熊建軍琺瑯彩瓷2件。
水立方APEC主宴會廳的4個展柜也全部陳列了景德鎮精品藝術陶瓷,分別為賴德全作品1件、俞軍作品1件、陸濤作品1件、景德鎮熊建軍琺瑯彩瓷1件;水立方外方休息室和貴賓休息區(各國元首及夫人等待習近平主席夫婦會見的區域)共有15個展示柜,分別展示了御窯元華堂作品3件(青花斗彩),景德鎮熊建軍琺瑯彩瓷4件,著名音樂人郭峰在景德鎮制作的8匹“百駿圖”(56*58cm)。
國家會議中心306會晤室有俞軍作品1件,4-2會晤室有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主任白明在景德鎮創作的作品3件。
習近平主席夫人彭麗媛在頤和園阿曼酒店宴請參會的二十一國元首配偶用餐,宴會使用的餐具為景德鎮漢光陶瓷提供的“金秋頤和”(共提供了28套1500件);彭麗媛在該酒店撰寫書法使用的文房四寶為景德鎮新昌景陶瓷有限公司(逸品天合)提供;另該酒店展示區的東面(西面全部展示名人字畫)陳列了16件景德鎮陶瓷藝術品,分別為寧鋼2件、李游宇3件、俞軍11件(另有部分玉器)。
另外,北苑北京會議中心和國際會議中心分別陳列了景德鎮熊建軍琺瑯彩瓷作品2件和御窯元華堂作品3件(青花)。
雁棲湖習近平主席會晤室內陳列了一件鄧希平的500件郎窯紅燈籠瓶。談及這件作品,從事顏色釉研發和創作達半個世紀的鄧希平很有感慨,一切要從郎窯紅說起。
作為我國紅釉里最漂亮的一種,郎窯紅是景德鎮創作發明的。那是在清康熙年間,郎廷極在景德鎮任督陶官時所研發的一個品種。然而,其雖色彩絢麗,紅艷鮮明,具有一種強烈的玻璃光澤,卻并不容易燒成。其熔融范圍僅有5度,柴窯的上下溫差卻有100度,故成品率極低,乃至民間流傳“若要窮、燒郎紅”,意指要有傾家蕩產的勇氣,才敢燒制郎紅釉。
這次在APEC會場展示的500件郎窯紅燈籠瓶是鄧希平創作于2010年至2011年期間的,也是她非常喜愛找不到瑕疵的一件作品。她說,郎紅釉是我國紅釉中最美麗的一種,是景德鎮創作發明的品種,它是流淌千年的瓷都血脈,燈籠瓶外形似燈籠,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之一,郎紅釉與燈籠瓶相得益彰,反映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給人一種喜慶感,很契合我們盛世太平的年代,也契合了APEC會議的喜慶氛圍。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俞軍共有13件作品亮相APEC,當中既有高溫色釉窯變作品,也有青花作品,還有綜合裝飾作品,風格各異,卻都透露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以及強烈地時代特征。
《飛天》被陳列在水立方2014年APEC主宴會廳的一號休息廳,該作品石頭造型,雕刻著“飛天”,施以高溫色釉,既有碧玉的主色調,亦讓“石頭”有了被風化的痕跡。
該作品是俞軍在敦煌石窟內觀看后的感悟,在他看來,“飛天”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元素,它是中國先民的一個夢,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飛天、登月都已實現,而我們還有許多美好的“夢”,相信這些也都將逐步的實現。
“顏色釉瓷是景德鎮傳統四大名瓷之一,釉畫則是今天景德鎮陶瓷藝術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征;風化的石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