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佛山三大產業升級之道
2010/6/2 20:32:59
●光電產業:構建光電顯示全產業鏈●裝備制造:汽配要做到性價比最好●陶瓷產業:打造高含金量區域品牌從新興戰略產業到傳統支柱產業,如何同時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以適應“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戰略目標?昨日,佛山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專題研討班繼續開講,三位專家分別針對光電產業、陶瓷、裝備制造進行解讀。
光電產業
缺一條高世代LCD面板生產線
光電顯示缺少一條高世代LCD面板生產線;佛照明這樣的品牌企業還太少;光伏項目還未見成效。
昨日,主講光電產業的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光伏產業研究所副所長高宏玲,很不“客氣”地指出目前佛山光電產業的不足之處。
高宏玲的“不客氣”,是因為光電產業作為“四化融化、智慧佛山”戰略的重要一環,是一個高要求的發展思路。
目前,光電顯示方面,奇美電子帶來的鏈條效應已經顯現,佛山不僅具備產能超過1000萬片的液晶模組項目,同時,上游面板及配件、下游電視機整機也獲得良好平臺。“3家頂尖的液晶、OLED企業落戶佛山,整個產業產值在去年達到250億,增長18%。”
高宏玲認為,奇美項目以及廣東中顯、彩虹集團的OLED項目,讓佛山在光電顯示方面已經走在前列,但距離設定的世界級平板顯示基地目標還有差距。
“佛山應該構建光電顯示全產業鏈,把缺失的環節補回來。”建設一條高世代LCD面板生產線,被高宏玲視為佛山應該做到的。
“未來佛山光電顯示產業的合理結構,應該是2:4:4比例,分別是材料組建、面板模組和液晶電視機銷售。”高宏玲說,希望依靠模組和面板生產線,帶動佛山下游整合出自己的電視機品牌。
LED照明以及光伏產業同樣已有目標。高宏玲透露,按照其為佛山設立的規劃,LED設備、芯片的3年目標是60億銷售值,封裝產值則應該到40億。“光伏希望能夠達到300億。”
但兩個項目均存在一個現象,就是涉及核心環節的項目目前均處于研制或建設階段,還沒有真正產生效益。“佛山LED照明已經具備MOCVD生產設備,以及外延芯片的項目,但產品能投入市場,還需要時間。”
高宏玲認為,對于LED照明產業來說,未來還能不能出現新的像佛照明這樣知名的品牌企業非常重要。
裝備制造業
總量已足夠關鍵在特色
“佛山裝備產業的特色是什么?”廣州中國科學院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剛在研討會上,向臺前的眾多政府官員、企業提出問題。
作為佛山第一大支柱型產業,機械裝備2009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661.39億元,增長18.1%。王小剛認為佛山裝備的總量已經足夠,關鍵是能否把其中一種裝備做到全國最大?“佛山建筑陶瓷全國最好,為什么不把陶瓷機械也做到全國最大?佛山裝備制造需要特色。”
但王小剛認為,佛山不能因此而眼光受限,“如果就裝備來談裝備,受到的制約會很大。”
他提出“四元論”,認為佛山發展裝備制造,在材料、工藝、裝備、設計四個環節都不能出現短板,否則會使整個產業出現瓶頸。
“而著力點則是掌握核心重要的零件、部件生產技術。”王小剛說,佛山裝備的技術研發能力,與當前的產業總量還不能相匹配。
目前,一汽大眾可能落戶南海已被視為佛山改變當前“廣州整車,佛山汽配”產業格局的轉折點。對于佛山汽配行業的發展,王小剛也有著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是佛山汽配能否把性價比做到最好?”王小剛說,佛山應借一汽大眾可能落戶南海的機遇,把佛山汽配的基礎件、零配件制造工業水平和設備層次提升上來,同時把產業鏈做到位。“產業鏈完善,成本就能降下來,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整車項目來到佛山。”
陶瓷產業
需建設公共平臺
佛山陶瓷產業調整升級,一直被視為傳統產業轉型的一個典型。國家建筑衛生陶瓷標準化委員會副主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