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旅游尚需深度開發
2010/8/4 21:17:59
千年不息的窯火,孕育了聞名于世的陶瓷文化,也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陶瓷古跡和人文景觀。景德鎮以其悠久的陶瓷歷史、深厚的人文積淀和優美的生態環境構成了極具特色的旅游資源體系,成為全國首批24 個歷史文化名城和重點推介的35 個王牌景點之一。但就是這樣一個有著豐厚文化底蘊和優美生態環境的城市,在旅游上至今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瓷都旅游的特色和方向又在哪里,筆者想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景德鎮因瓷而揚名。景德鎮的特色是瓷,那么旅游也應該在“瓷”上做文章。景德鎮要體現瓷都古韻,要有能在其他城市看不到的東西,別人才會感興趣。對外地游客來說,山山水水都看過,沒有新鮮感。唯獨陶瓷,外國人感興趣,中國人也感興趣,大力突出和彰顯瓷文化應該是景德鎮未來旅游發展的方向。
要善于把無形的資源變成有形的產品。陶瓷文化旅游應是景德鎮的主打產品。外地游客到景德鎮來,絕大多數是沖著陶瓷而來的,但游客是來旅游的,不是來考古的,像龍珠閣、陶瓷館這些景點,感興趣的可能只是部分游客。游客更在意的是一件瓷器是如何從泥巴變成坯胎,又由坯胎燒成造型各異的瓷器,他們急于了解陶瓷制作的流程,最好還要親自體驗一下。在古窯民俗博覽區,有類似的表演,其他地方也有類似體驗的空間,但由于沒有進行特意的包裝,顯得不夠精致,也沒有形成規模。徒有資源,如果不進行包裝,就不能變成產品。如果我們能把一系列陶瓷體驗串起來,形成一條龍服務,游客可以親自動手做一件瓷器帶回家,那一定是很盡興的事情。瓷是景德鎮的根,瓷樂演奏是獨一無二的東西,僅靠歌舞團一家演奏太可惜了,瓷樂應該發揚光大,最好要在景德鎮的任何景區都能欣賞到。其實,這個項目還可以進行深加工。
景區也應該有自己的樂隊。像西安、張家界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表演,景德鎮也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來。一臺瓷樂,加上一兩個舞蹈(青花舞),再來一兩個雜技表演,合并成一個大項目,甚至還可以讓游客參與進來,游客一定會感興趣的。要重視旅游產品的深度開發。這幾年,景德鎮的城市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瓷都人民開發旅游的熱情也空前高漲,一個良好的旅游開發氛圍已經形成。但開發旅游,不是喊喊口號就可以,要各個部門緊密配合,才能把市場做大做強。比如說如何進一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上規模的、上檔次的賓館、酒店、旅行社能不能再多一些;景區路網是否通暢,有沒有相關的旅游指示牌。旅游線路的包裝和推介是否到位,在市場上是不是有競爭力,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要一一解決。再就是景德鎮至今還沒有一個叫得響、有代表性的旅游紀念品。像韶山、平。等一些旅游城市都有自己的紀念品,如遮陽帽、拐杖、筆筒、鎖扣之類,景德鎮也應該開發出一個以瓷為特色的紀念品,既帶動了一方經濟,同時又打出了品牌,何樂而不為呢! 最后一點,就是旅游深度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這是各個旅游城市都面臨的一個問題。來旅游的人越多,造成的污染就越大,景德鎮一定要吸取其他城市的教訓,實行可持續發展,把這個問題解決好。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