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德國景德鎮”之稱的邁森
2010/3/4 20:55:17
邁森工藝品
從德累斯頓沿易北河順流而下,行船20多公里,就可以來到世界著名的瓷器之都、有著“德國的景德鎮”之稱的邁森。
這個小城雖然僅僅2.8萬居民,每年卻有許多游客到訪。這里是歐洲瓷器業的搖籃和中心。無數中古世紀遺留下來的建筑環繞著市中心的市集廣場,廣場上有市政廳及圣母教堂。最特別的是教堂鐘塔有37個瓷器小鐘,這是為紀念邁森建城1000年而造的,可奏出6種不同調子,每天于6個時段奏樂,到邁森的游客都會聽到鐘塔下清脆的鐘聲。阿爾布萊希特城堡被公認為德國建筑史上第一座宮殿建筑,如今,這座后哥特式的建筑長期展覽著邁森瓷器。
在老城的市場旁邊,在海因里希廣場(Heinrichsplatz)上,在城堡街(Burgstra.e)和彎彎曲曲的小街小巷中,都可以看到當地最好的手工工場的彩繪邁森瓷器(MeissnerPorzellan),可謂無處不在。
瓷器,已經成了這座小城的靈魂。
300年瓷廠成就了一座旅游名城
在邁森,人們總是不斷地講述著同一個故事:早在13世紀,歐洲貴族就對中國瓷器視若珍寶。據記載,當時薩克森公國的奧古斯特大帝曾用一隊騎兵和波斯商人換過48件中國瓷花瓶。但奧古斯特大帝并不滿足把瓷器當藝術品收藏。他找來一名叫貝特格的化學家,讓其仿制中國瓷器。經過無數次試驗,貝特格終于解開了中國瓷器的秘密。1708年一個寒冷的冬天,他成功燒制出一種白而透明的瓷。后來,這一天被認為是歐洲瓷器的誕生日。1710年邁森國立瓷器制造廠成立。至今已整整300年歷史。
工廠從一開始就設在阿爾布萊希特城堡中,地位顯赫。據說,當時在這里上班的工人都佩戴寶劍,以便與前來偷盜瓷器秘密的人搏斗。但當時還是有一名叫施迪爾茨的人將生產瓷器的秘密帶到維也納,并在那里開了一家瓷器廠。多年后,當施迪爾茨返回阿爾布萊希特堡時,城堡的大門再次為其打開。他這次帶來了對邁森后來的發展起決定性影響的人物、著名的瓷器畫家賀羅特。賀羅特精通中國情調的圖案設計,并把歐洲本土的花木、蟲鳥和歷史場景移植進這種情調之中。他的圖案設計很快征服了整個歐洲。之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整個歐洲瓷器制造業都受邁森瓷器風格的影響。
在歐洲工業化的發展過程中,邁森瓷器也曾受到沉重打擊,手工作業已經滿足不了市場的要求,新技術的瓷廠層出不窮,邁森瓷廠決定擇址另建完全現代化的瓷廠,老廠址留下來作為瓷器博物館。
至今,邁森仍被譽為歐洲第一名瓷。它是全歐洲最早成立的瓷器廠,也是全世界最佳的瓷器制造商之一,被稱作瓷器界的勞斯萊斯。瓷廠博物館收藏有數以萬計的瓷器,從建廠第一天起生產的瓷器都有收藏。二次大戰后,邁森瓷廠的所有瓷器被蘇聯軍隊掠至列寧格勒。1958年,蘇聯將瓷器歸還給邁森瓷廠。
邁森瓷器歷經3個世紀的發展,種類已經多達23萬種,包括了巴洛克、新藝術、現代藝術等各種式樣,稱得上是藝術史上的珍寶。邁森瓷器直到今天始終對歐洲的餐桌和餐具文化的設計語言產生深遠的影響,像誕生于1730年的藍色“洋蔥圖案”長期以來一直是經典的收藏品。甚至連一些教堂的鐘或是壁畫也都使用邁森的制品,其中許多作品極具藝術價值。
兩把交叉的藍色寶劍是邁森瓷器的商標。據說,這兩把交叉的寶劍源自薩克森公國的族徽,象征著其貴族血統。早在1722年,為了防止外人盜用邁森瓷器的名聲粗制濫造,邁森瓷器廠就開始引入了商標的使用,這是世界上至今仍在流通的最古老的商標之一。邁森瓷器在第一遍燒制以后,由工人手工繪上類似墨綠色的雙劍,然后再上釉進行第二遍燒制,雙劍就變成了永不褪色的藍色。這個知名商標300年來僅有過很小的改動。
瓷器廠為邁森帶來了國際聲譽,成為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歐洲藝術史的展現
在邁森旅游項目中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