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網遍訪陶藝名家德化行—蘇清河大師及兒子蘇友德
2011/6/9 20:59:54
蘇清河,1941年出生于德化後井窯陶瓷世家,師從瓷塑名家蘇勤明與雕刻師許光益。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綠寶石玉瓷網簽約的著名陶瓷藝術家。
他五頂桂冠譽瓷壇:
其一:福建省陶瓷界唯一由國家發改委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其二:第一位也是至今唯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白瓷燒制技藝傳承人。
其三:福建省第一位“德藝雙馨”陶瓷藝術大師。
其四:福建省陶瓷界第一位連續50余年從事藝術陶瓷工作者。
其五:創辦福建省第一家民營陶瓷科研所和高新技術企業——德化瑩玉藝術陶瓷研究所。
在長達50余載的陶瓷工藝實踐生涯中,他掌握全面的技術技能,研究出各種色釉瓷、釉下彩瓷、窯變釉瓷等。獨創中國白傳世之寶“瑩玉紅”藝術瓷,并榮獲省科技進步獎。“瑩玉紅”,瓷質溫潤、蘊帶紅韻、似脂如玉。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鑒定:“再現中國傳統名瓷孩兒紅,恢復失傳陶瓷瑰寶,極至珍品。”
其塑造的作品造型別致,形神兼備,精雕細刻,優美傳神,獨樹一幟。多次榮獲國家級各大獎項。作品限量發行,多則數十件,少則一、二件,件件珍貴,是公認的德化傳統白瓷代言人。《坐石觀音》等多件作品被中外各大國家級博物館、工藝美術館和珍品館收藏,深受中外收藏家、鑒賞家、藝術家青睞垂愛,每一件都是當代瓷壇難得的藝術珍品,被收藏界譽為當代“傳世之寶”。
蘇友德,1973年8月生于德化縣後井陶瓷世家。福建省工藝美術師、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綠寶石玉瓷網簽約的陶瓷藝術家。蘇有德1993年畢業于福建工藝美術學院(現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在其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蘇清河,創辦的德化瑩玉藝術陶瓷研究所從事藝術陶瓷創作設計工作,現任德化瑩玉藝術陶瓷研究所所長兼設計總監。
2006年10月,瓷網、綠寶石玉瓷網朱東明總經理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蘇清河在大師家中合影。
2006年10月,朱總夫人與蘇清河大師合影。
2006年10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蘇清河正式授權,成為綠寶石玉瓷網簽約的著名陶瓷藝術家。
2006年10月,瓷網、綠寶石玉瓷網朱東明總經理與蘇清河大師的兒子高級工藝美術師蘇友德合影。
2006年10月,朱東明總經理在蘇清河大師家中,幸會時任德化文體旅游局局長的楊奇平。
2007年10月,朱東明總經理與蘇清河大師在德化瑩玉藝術陶瓷研究所親切合影。
2007年10月,蘇清河大師以瓷會友,為朱東明總經理介紹他的得意之作。
2007年10月,這就是蘇清河大師的“藏寶閣”,里面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當代瓷壇難得的藝術珍品。
2007年10月,蘇清河大師的兒子蘇友德及侄子著名陶藝家蘇杜村作陪款待朱東明總經理。
朱東明總經理在蘇杜村和蘇友德的陪同下,參觀大型瓷雕“渡海觀音”的創作現場
“渡海觀音”高六點二米,重六噸,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瓷雕觀音,刷新了瓷界紀錄。 以德化明代瓷圣何朝宗大師的作品為范本,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蘇清河領銜打造。
其坯體高七點五米,底座寬二點一六米,制坯時將其無規則地分解成一百三十九塊,其中身體一百三十四塊,頭部五塊,然后從頭到腳對每一塊進行統一編號。接著,創作人員參照模具雕制出每一塊坯體,坯體的厚度均在三厘米至五厘米以上,最厚的達二十厘米以上,是平常燒制藝術瓷的一百倍。臉部是完整的一塊,高一點二米,寬一米,厚三十厘米,重一百公斤,得四個人同時出力才能翻動它。坯體燒成后,運用現代建筑技術將其拼合成巨型瓷雕,身體各個部件以開片釉的形式結合得渾然天成,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