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藏家麥溥泰:開始宋代茶器收藏 愿像宋人那般點茶
2016/3/17 11:03:22
官窯青釉盞 麥溥泰藏品
鞏義芝田窯三彩臺盞 麥溥泰藏品
耀州窯青釉刻花帶碗執壺 麥溥泰藏品
磁州窯黑剔花纏枝花卉紋矮梅瓶 麥溥泰藏品
景德鎮窯白釉八棱執壺、臺盞 麥溥泰藏品 麥溥泰藏品
麥溥泰,香港人、泰華古軒堂主、“世界華人收藏家協會”會員,收藏宋代瓷質茶器約20余年。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內正在展出名為“閑事與雅器”的展覽,280余件展品均是麥溥泰的私人藏品。對于前來參觀的好友,麥溥泰都會親手奉上一杯他珍藏的好茶。而這個展覽也要從茶開始說起,因為展品中數量最多的就是宋代的茶器。
麥溥泰收藏茶器,源于他年輕起就特別喜歡喝茶,由此對中國歷史和茶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對瓷器的熱愛,讓他將收藏的關注點落到了宋代的茶器上。在他看來,宋代瓷器造型簡潔、流暢,一般都是單色釉,沉靜、簡淡,將瓷器的極簡美學發揮到極致。由此,麥溥泰從各種茶葉的收藏,擴展到了宋代瓷質茶器的收藏。
麥溥泰介紹,在宋代茶的飲用方式主要有煎茶和點茶:煎茶的具體做法,是在風爐上煮水,待水微沸,將茶末投入水中煎煮攪動,然后斟入碗中飲用;點茶的做法是先取茶末在茶盞中調膏,然后用滾水沖點。煎茶多用于二三知己的小聚與清談,點茶多用于宴會,包括家宴,也包括多人的雅集。因此,對宋人來說煎茶蘊含的古意特別為文人士大夫所重視,而點茶引發的斗茶是兩宋茶事中的盛事。煎茶所用的器具,標志性用具是風爐、銚子,而點茶所常見的則是燎爐、湯瓶和茶筅等。
“煎茶的用具,陸羽《茶經》卷中有詳細的記載、共記錄25種不同器具,金屬、陶瓷和其他材質的器物并用。其中,北宋時期的定窯、耀州窯有一些銚子、茶鐺和茶碾等不錯的瓷質煎茶用具。而對于點茶器具而言,特別注意飲茶用碗盞的品質。黑釉盞有利于‘浮乳’的保持和留痕,白釉和青白釉的盞則利于觀察茶色。吉州窯的黑釉盞、饒州窯的青白釉盞和汝窯的青釉盞都是點茶用盞的上品”,麥溥泰說。
麥溥泰按照不同的窯口,對宋代茶器來進行系統的收藏。宋代除了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外,還有很多民窯,其生活器風格更自由、多變,包括耀州窯、磁州窯、建窯等。要找到這些窯口的名品,極具挑戰性又能帶來滿足感。比如,他收藏了一件北宋定窯黑釉醬彩盞就非常難得。定窯主要生產白釉,但因為宋代流行斗茶,所以當時定窯也生產了一些黑釉盞。這件黑定醬彩盞上還有描金特別珍貴,日本茶道界將這種黑定當國寶來看待。
麥溥泰的大部分藏品都來自拍賣市場。每件自己中意的藏品開拍時,心就會提到嗓子眼,只有等到落槌后藏品屬于自己,才會長舒一口氣。但是在麥溥泰回憶收藏經歷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與拍賣無關,而是2004年去浙江麗水的龍泉窯。“在此之前我收過好幾件龍泉窯的瓷器,一直夢想能去燒制它們的地方看一看。當我與北大考古系師生一起前往龍泉,去看了幾處古窯口以及當地博物館的青瓷殘片時,我感覺一輩子住在那里都不夠。此后,我又跑了好幾處古窯口,帶給我的是一次次的震撼”,麥溥泰坦言。
從宋代茶器的收藏開始,麥溥泰覺得宋人的生活態度也特別迷人。麥溥泰談到,最能代表宋人生活、文化趣味的,莫過于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閑事”。品茶燒香,早已有之,但宋人所做的四般閑事,強調的是細細做來,富有儀式性,從原料備制的過程到呈供時的儀節,無不講究,從器具到場合,各有雅意。四種雅好,既有講究與儀規,又緊密相連,祭祀有茶酒并進的儀式,生活中的品茗則無香不幽、無花不雅。
二十多年來,麥溥泰從最初的茶葉、宋代茶器的收藏,漸漸建立起一個以還原宋人“四大閑趣&rdquo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