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綠軒茶壺 明 李仲芳 長12.6 cm 寬9.1 cm 高7.2 cm 重152g 黃玄龍小時候學畫畫,跟著老師去基隆寫生,讓他第一次大開眼界。基隆是深水港,停經貨船很多。貨船們帶來了四面八方的特產,其中也包括很多來自大陸的商品:北京布鞋、貴州茅臺酒,當然還有宜興紫砂壺。老師跟老板打聽,8歲的黃玄龍就在一邊聽著,心想“原來這就是宜興的紫砂壺啊”。那時候一把壺要價150元臺幣,相當于老師一個月的薪水,盡管喜歡,無奈囊中羞澀。但小小的黃玄龍卻將它記在了心里,存著壓歲錢來年去買這把壺。老板見是個小孩子要買,就問:“你為什么買這把壺?”黃玄龍照直回答:“因為喜歡啊。” 偶像張岱 閩南人在生活中離不開茶,幾乎家家都泡茶。“我記得我們從小不喝水的,都是喝茶”,在黃玄龍的記憶中,茶就是水,水就是茶。不講究茶葉、茶具,甚至茶水的冷熱都沒關系,放涼了一樣喝。柴米油鹽醬醋茶,真是被他們印在了祖祖輩輩的骨子里。喝茶,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黃玄龍希望喝茶還應該是生活美學的一部分。就像從前家里有一把汕頭壺就已經很滿足了,但現在即便是上等的紫砂壺也要精挑細選。“晚明的文人,擁有的器物也不是很多,但是他們要用最精的。”迄今為止,黃玄龍的收藏中只有20把壺,但件件都是精品,“特別重要、特別有意義的日子,或者是心血來潮,我就會拿出來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