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紫砂傳奇
2011/12/27 21:38:46
著名紫砂陶藝家張順法作品《雄霸天下》,該紫砂壺現收藏于綠寶石藝術陶瓷館。
“壺中自有乾坤在,煮茶品茗任江湖”。無論南北,小小的紫砂壺正在收藏市場掀起千層浪,難怪有人用“點泥成金”來形容當下的紫砂市場。大師壺價格飛漲,新生代的作品也一壺難求。2011年紫砂江湖在紛紛擾擾中度過,興奮、迷離、混沌,連行家都看不清楚。
“小眾”藏品規?;l展
紫砂壺向來屬于“小眾”藏品,長期以來拍賣的數量不多,價格也不算太高。五六年前,最昂貴的紫砂壺不過100多萬元。近兩年,突如其來的“紫砂熱”讓紫砂壺的價格一路看漲,將這個小眾藏品成規模地推向高端市場。
今年春拍,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將老、中、青三代紫砂分三個不同專場呈現,300余件作品涵蓋各年代大師精品,陣容之強大堪稱歷史之最,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則在延續去年聲勢的基礎上力推精品。除知名大師的作品之外,各拍賣公司對中青年實力派紫砂作品的推崇力度也在加大。
在成交額方面,嘉德紫砂春拍最終以1.4億元的總成交額收官;保利緊隨其后,其“中國當代高端工藝品專場”和紫砂古器整體成交額6008.52萬元;北京匡時“中國古代及近現代紫砂專場”總成交額5194.9萬元。
就在多家拍賣公司高歌猛進的同時,原本對紫砂熱情度較高,并在2010年秋拍中有著不錯收獲的拍賣公司卻選擇退出這一門類。榮寶拍賣總經理劉尚勇透露,紫砂火熱的行情使得好拍品征集越來越困難,不得不縮緊市場。
原產地占盡征集優勢
與其他的紫砂專場相比,“2011宜興首屆精品紫砂專場拍賣會”似乎更令人關注。作為紫砂原產地宜興,今年宜興首次舉辦專場拍賣就取得了4785.76萬元的成交總額和93.04%的高成交率。顧景舟等大師精品出現了不錯的成交價,體現了人們對精品的追捧。同時,一些制作者并不出名,但是品質很好的作品也都拍出了不錯的價格。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原產地,宜興紫砂拍賣將會一直持續,并形成品牌化發展。
分析人士認為,2010年,紫砂以“黑馬”態勢橫空出世,大師作品創下了千萬元的成交紀錄,并一直保持至今。歷經2010年秋拍與2011年春拍之后,盡管紫砂拍賣一直呈現穩中有升的走勢,但是超越2010年春拍的重器始終未能出現。對此,中國藝術研究院紫砂藝術教授堵江華認為,在一定時間內,市場上流通的好東西會越來越少,因為藏家在拍得精品之后往往會出現“惜售”心態。宜興作為紫砂原產地有著得天獨厚的征集條件,紫砂拍賣的格局可能因此而改寫。
價格到底誰說了算?
泥料、做工、作者,究竟誰能決定一把壺的價格?“有100位讀者,就有100個哈姆雷特”。
有藏家認為,無論是泥料還是工藝,都只是影響作品價格的一個因素,并不能根據這些來判斷一把壺的價格高低。舉例來講,同樣是一款“倒把西施”,同樣的泥料,作者甲做的只賣幾百元,作者乙做的就要賣過萬元,導致其價格差異的主要原因在于作者是誰,是什么級別的職稱。
紫砂界不乏大師的“粉絲”,自然也有惟“原料論”的擁躉,他們認為紫砂壺的價格決定因素在于泥料,純正的紫砂壺價格高得有理有據。業內關于紫砂作品的定價方式爭論與建議頗多。然而,大多數嘗試都因為紫砂的特殊性無疾而終。市場上還曾出現一種“以容量定價格”的方法,令壺友覺得新鮮。這種定價方式嚴格按照以容量大小為定價法則, 100CC的壺賣100元、200CC的壺賣200元,依此類推,不足100CC的按100CC計價。當然,花貨比光貨略貴一些。一律以容量定價,看似把復雜的事變簡單,可如此一來,紫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