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款紫砂信托面市
2014/1/11 20:38:42
近幾年,隨著藝術品市場的逐步規范,字畫、珠寶等藝術品信托逐漸降溫。
盡管如此,日前,信托期限為3年的國內首只投資紫砂壺藝術品的信托產品——“紫玉金砂天甲1號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查詢信托產品)”成立,備受市場關注。
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近兩年的紫砂壺市場出現降溫,未來2-3年,能否出現樂觀的行情仍不好說,此項目的資金增值退出面臨一定挑戰。
有理財專業人士認為,紫砂壺屬于小眾另類投資,該產品的推出或許是信托公司一種新的嘗試。對于藝術品信托投資,需要專業的知識,更需要對市場做全面理性的分析。
紫砂壺投資漸起
與茶文化聯系最緊的小小紫砂壺宛如一匹黑馬,漸漸成了當下新的投資收藏熱點。
當代紫砂名家汪寅仙一把“三友同福壺”,2012年拍出了529萬元的高價;而在2013年嘉德春拍中,顧景舟、韓美林作“此樂提梁壺”以828萬元成交;在年中舉行的保利8周年春拍中國古董珍玩夜場上,由顧景舟制壺、吳湖帆畫風動竹枝、贈與江寒汀的“寒汀石瓢壺”,更是以1495萬元的成交價創下顧景舟單把紫砂壺的世界紀錄。
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拍賣中的紫砂壺作品,多以名家傳統為主。物以稀為貴,其價格自然一路飆升。
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會長、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史俊棠指出,市場突然退潮是不可能的,跟玩普洱茶一樣,玩壺的大有人在。但是,經過前幾年價格的大漲之后,現在的市場越來越理性。同樣職稱的工藝師,同樣級別的大師,作品的價格已經開始出現分化,該高的高,該低的低,這個市場正在不斷往理性方向發展。
紫砂壺信托出世
紫砂壺投資繁榮的背后,信托亦嗅到一絲“腥味”。
近日,由興業信托發行成立了“興業信托·紫玉金砂天甲1號藝術品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該產品是國內第一只投資紫砂壺藝術品的信托計劃。產品項目期36個月,規模1800萬元,分兩期募集。
本信托計劃主要投資以“學院派”為代表的工藝師,包括:張正中(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清華美院碩士)、王輝(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清華美院副教授)、吳曙峰(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央美院學士)、楊帆(清華美院副教授、博士)、范軍民(無錫工藝學院講師、國家級工藝美術師)、王翔(國家級工藝美術師)。聘請江蘇天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該項目的投資顧問,并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紫砂藝術研究所擔任該項目的藝術顧問。產品結構分:優先級、中間級、劣后級,投資比例6:2:1。
據了解,該項目資金主要是通過預約定制上述學院派工藝師的紫砂壺作品,而以張正中、王輝為代表的學院派工藝師,主張“做自己的紫砂壺”,強調原創性。目前的資金退出以市場銷售為主,拍賣也作為其中一個方式。
不過,記者在采訪多位江蘇宜興市資深紫砂壺工藝師和收藏家時了解到,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近幾年的紫砂壺市場呈下坡趨勢,該產品在未來3年時間里,能否成功退出并實現增值并不樂觀。
“市場2013年明顯降溫,紫砂壺傳統派的走量相對好一些,價格也相對貴一些。目前最走俏的大眾化的紫砂產品,價格不貴,但銷量大。預計2014年的市場行情還可以,但是2-3年后的行情不好說。”資深紫砂壺藝人任先生如是說。
“市場有不同的需求,學院派的工藝師市場的炒作空間更大。基于未來的經濟回暖,通過銷售渠道增值退出不成問題。不過,作為收藏,還是傳統的紫砂壺越來越有韻味。”紫砂壺資深收藏人士陸先生更是直言。
對此,興業信托表示,此產品在設計方面降低了投資風險,為優先級投資者設置了2∶1的資金安全墊;首創了由簽約工藝師購買產品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