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做人人爽,欧美色在线,一个人的高清视频www,69xxxx女人,啊用力点国产嗯快在线观看,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2003年十大考古發現
2019/11/25 17:52:44

      從1990年開始,國家文物局委托中國文物報社舉行每個年度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這個活動對全國的文物保護工作和考古學研究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謂新發現,是指這項考古發現除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之外,還要在中國考古學科發展上具有新的內容信息和新的認識。
2003年十大考古發現
 
      遼寧凌源牛河梁新石器時代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發掘單位: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發掘領隊:朱達
  牛河梁第十六地點位居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的西南隅,東北距遺址群中心祭祀址第一地點“女神廟”約4500米,東向分別與第十三地點大型土石建筑址和第十四地點積石冢相呼應,且呈一直線等距分布。發掘在遺址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紅山文化積石墓地、生活遺跡和早期青銅時代夏家店下層文化居住址。
  積石冢墓地是紅山文化堆積的主要遺存,已清理的12座墓葬可分為4組并在埋葬時間上有早晚之分。其中,位于遺址中心的晚期積石冢大墓M4,是本次發掘的重大收獲。它的營造不同于以往發現的土坑墓,也不同于開鑿于風化基巖上的土壙墓,而是直接將墓穴辟鑿于山體最堅硬的花崗巖的巖脈上。石穴壙南北長390,東西310,深468厘米。石穴南壁陡直下深,北部呈坡狀并起有臺階。墓葬以鑿出的巖塊回填,在接近墓口處用石板砌筑一多角形小石“井”,石板封蓋,底平鋪石板。穴底置長方形石棺,壁用17層石板平鋪疊砌,內壁整齊劃一,底鋪石板,頂用條狀石板封蓋。墓中隨葬6件玉器,其中玉人、玉鳳為紅山文化玉器中新發現的器類,玉人高度寫實,對研究宗教祭祀活動、人的體態、形體特征等十分重要。玉鳳造型簡潔生動,線條優美,其枕于頭下的出土位置也引人深思。M4是牛河梁遺址群已發現規模最大、營造最費工時的一座墓葬,其規模與圍繞四周的墓葬對比懸殊,僅巖石開鑿量就多達30立方米。發掘為綜合研究紅山文化積石冢群的布局、各冢及冢內墓葬結構、葬俗、玉器組合以至分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資料。
 
      河南鄭州大師姑夏代城址
      時代:夏代
      發掘單位: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發掘領隊:王文華
  2002年3月—去年12月,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為配合農村生產基本建設,對鄭州西北郊的大師姑遺址進行了連續鉆探和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540平方米。通過發掘和鉆探,確認是一處二里頭文化中晚期大型城址。城址由城垣和城壕兩部分組成。城垣距現地表深度不一,一般在1米左右。已發現的部分為南墻西段、南墻東段的部分地段、東墻部分地段、西墻北段和北墻西段,所發現的二里頭文化遺存全部集中在城垣和城壕以內,總面積約51萬平方米。
  早商時期大型環壕也是這次發掘的重要收獲。早商環壕位于夯土城垣和護城壕溝之間,和護城壕溝平行分布。其內側打破疊壓城垣外側的二里頭文化層,外側打破護城壕溝。環壕的形制和二里頭文化護城溝不同,斷面呈倒喇叭狀,溝口寬度在13—15米之間,溝底寬度約1.5米左右,溝深4—6.8米之間。環壕下層出土標本破碎,初步判斷其時代應在二里崗下層一、二期之間,環壕上層出土遺物時代為二里崗上層時期。環壕內二里崗期早商文化遺存豐富,說明早商時期這里仍是一處重要的聚落。
  大師姑夏代城址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座二里頭文化城址,它的發現填補了我國夏代城址考古的空白,為進一步研究我國古代的城市發展、夏代與國與社會結構乃至中國古代文明起源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城址內部夏、商遺存都十分豐富,對于探討夏代晚期夏商文化關系、夏商交替年代等一系列我國夏商考古研究中的重大學術問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
 
      陜西眉縣西周青銅器窖藏
      時代:西周
      發掘單位:陜西省考古研究所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