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上京林東窯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2021/7/19 15:44:52
2021年7月8日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第三屆“城市考古開放工地高級研修班”首次學術研討課在遼上京考古工作站會議室進行。研討課由遼上京考古隊汪盈主持。研修班學員及遼上京考古隊員等17人參加了課程。
會議伊始,由研修班班主任董新林研究員介紹研修班設置學術研討課的初衷和意義。研討課是自首屆研修班開辦以來即堅持的傳統,師生之間圍繞同一主題展開充分討論與交流,業已取得良好效果,是以今年仍將延續這一做法。本次研討課的主題是遼上京林東窯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分別由去年和今年參加林東窯發掘的考古隊員陳澤宇與李鑫主講。陳澤宇首先就林東窯的學術史和2020年的發掘情況做了介紹。通過文獻梳理和考古發掘,2020年在遼上京皇城西山坡東側鎖定了日本人所盜掘“林東窯”的準確位置,糾正了1958年以降學界的誤識,并新發現3處殘存窯址,分別編號為Y1 、Y2和Y3。其中Y1為長條形窯,Y2、Y3從燒結程度及殘存窯床推測屬于高溫馬蹄窯,出土了一批有明確地點和層位關系的窯具、瓷片和琉璃片等。檢測顯示,此次發現的瓷片以高溫堿鈣釉為主,與以往所見遼瓷產品均不相同,填補了陶瓷考古的空白,為建立遼上京地區乃至遼代瓷器編年提供了重要的基礎資料。隨后,李鑫就2021年的發掘情況做了介紹,對如何尋找、確認窯址及相關遺跡,以及如何認識和定名已有發掘資料進行闡述。
研討環節緊密圍繞該窯址的分布區域、窯址性質、窯爐形制、產品內容及特點等方面展開。李鑫通過發掘認為窯址就在現所發掘的地點,只是大部分已遭破壞,僅殘存很少部分;學員黃信則提示仍需進一步強化調查、勘探工作強度,以為確證林東窯的準確地點和分布范圍提供更為詳實的證據。至于林東窯能否稱為遼代官窯,李鑫和黃信均認為林東窯雖有"官"字款瓷器出土,但尚不足以據此認定其為官窯,相關研究仍需繼續。此外,學員張紅興認為林東窯窯爐坡度與龍窯相類,然其寬度過窄,且缺少龍窯兩側以磚砌筑的窯門等設施,因此林東窯一號窯是否為龍窯尚需進一步研究。其余學員則就林東窯年代、產品情況及其與西山坡佛寺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研討課討論熱烈,竟不知子夜將至。董新林、汪盈兩位老師在尾聲階段進行總結,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討課的所得成果,并就下一步發掘和課程安排進行部署。(圖文:侯知軍 審核:汪 盈 責編:荼 荼)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