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出水龜盤 千年宋瓷 大美如初
2011/7/26 22:27:46
云水蒼茫,驚濤連天的大海,桀驁不馴,深不可測。然而,美如璞玉的宋代瓷器,波瀾不驚,靜臥海底1000余年而靜美如初,令人驚嘆。
清新淡雅龜紋瓷
1998年6月,瓊海漁民在西沙華光礁捕魚作業時,采挖出北宋瓷器和錢幣。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就是做工精美,釉色呈天青色的龜鶴仙人紋碗和盤。碗葵花形口沿,胎體薄而透光,釉水天青色,碗心有一凸起小龜,碗內壁刻劃仙人、仙鶴、龜、祥云。刻花行云流水,刀法嫻熟,各個造型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仙人飄逸灑脫,仙風道骨,欹側揖讓觸處成妙。仙鶴曲頸而棲,恬適靜美。龜則騰云駕霧,遒勁而走。龜盤刻劃內容亦然,不同之處為淺腹,淺圈足。碗和盤底均無釉。刻畫之灑脫浪漫,可以想象古人了然于胸,飛刀走石之間,天馬行空,飛逸奇恣,一氣呵成的優雅一瞬。
西沙出水龜盤
西沙出水龜鶴仙人紋碗
千峰青色浮幾案,雨過云破無纖塵。龜盤、龜碗就像雨后而霽的天空,淡雅青燦。猶如穿行峽谷七日,豁然于廣闊天空時的酣暢淋漓。
這些特征,同古人對柴窯的描述“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完全吻合。大多數玩家將龜盤、龜碗歸類于有“饒玉”之稱的影青瓷,然影青瓷胎體相對略厚。而龜盤、龜碗之完美,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那么,龜盤、龜碗是什么窯口的瓷器?它和柴窯或汝窯有必然的聯系嗎?或者是江西景德鎮的影青瓷,還是令人不屑的民窯?
北京多位陶瓷專家一致認為,該器物在出土和傳世瓷器中,從未發現。而制作之精良,刻花之嫻熟,天青色彩可同汝窯媲美,是否官窯不敢妄下斷言,但絕非一般民窯所能扛鼎。
文物考古力求實物、文獻、圖像三證歸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定會揭開龜盤、龜碗的神秘面紗。當然,學術研究歷來崇尚百花齊放。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終歸世俗。
祥瑞文化擎龜仙
吉祥圖案的象征意義,體現了中國人“立象以盡意”的思維觀。漢唐時道家思想的興盛,使祥瑞文化得以濫觴。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說,影響深遠。龜盤、龜碗中的仙鶴、龜、仙人的出現,是彼時道家思想的呈現。宋人認為,仙鶴和龜融合,可以得道成仙,仙人就寄托了古人道仙合
一思想的美好愿望,體現了陰陽觀念東方木、西方金、南方火、北方水的內涵。古人所說“鳥龜會,不相害”,“朱雀玄武順陰陽”,就意味著把四神還原為陰陽二氣。古代還有以鳥招魂的習俗,龜鶴陰陽交合可使靈魂超生,然后引導靈魂升天。偉大的詩人屈原,在《天問》這部奇偉的作品中,有這樣一句話:“鴟龜曳衘,鯀何聽焉?”說的是龜背著鴟(太陽的化身),向東爬行的意思,《爾雅》還把之稱為夢鳥。道家所說“玄鳥生商”的神話,實際是“太陽生商”的詮釋。
宋瓷之美靜謐通幽
古人尚玉,有“君子比德于玉”的理念。然而,玉之溫潤高貴,卻非平民百姓所能企及。唐朝陸羽,在《茶經》中將青瓷比作玉,白瓷喻為雪,意為冰清玉潔。以青瓷斗茶,碧水盈心,方能感悟茶的清逸來。因此,前人對絕妙瓷器有一雅語:“溫潤如玉”。
宋瓷之美,妙在靜謐通幽。在宋代,“斗茶、品香、掛畫、插花”為文人雅士的“四般閑事。五代十國,后周世宗柴榮(公元955年),對斗茶的嗜好,如癡如醉,趨于佳境。然而,柴世宗以為,其時瓷器釉色,暗淡呆滯,不能瀅煥茶湯的清澈嫩滑。所司請其色,柴世宗御批曰:“雨過天晴云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雨停風歇,長空如洗。色比翠而有裕,澄參玉而無分。真可謂,漫天青碧,意想闌珊。以雨后天晴之色,著為瓷器釉色,創意之斐然,實為千年一嘆!這就是位居“六大名窯”之首的柴窯。
明代宣德年間的皇室收藏目錄《宣德鼎彝譜》記載:&ldq
下一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