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報導:千年之謎柴窯遺址(疑似)被發現!
2012/8/4 21:48:56
中國瓷網訊:2012年8月4日,河南汝州傳來陶瓷界特大喜訊,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朱文立繼發現文廟遺址和張公巷遺址之后,在汝州城又發現了神秘的“柴窯遺址”!這次(疑似)“柴窯遺址”的被發現,是考古界和陶瓷界的重大事件,也是朱文立大師對陶瓷界的又一重大貢獻。
此次發現的過程及詳細情況,本網后續會有專題報道。敬請期待。
朱文立簡介:男,1946年出生,河南汝州人。1969年任6181部隊文書,1975年復員到汝瓷二廠工作,1983年調汝瓷一廠任技術副廠長,1990年調汝瓷博物館任副館長。現任河南省汝州市朱氏汝瓷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員,河南省分會理事,中國科技考古學會理事,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河南省科技史學會理事。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主要業績:自1976年以來,一直從事汝瓷研制工作。1987年研制成功了汝窯天青釉,1988年6月通過了輕工部鑒定,填補了我國“汝窯”這項空白,使斷代人百年的汝官瓷再現于世,并載入《199年中國技術成果大全》;1993年主試完成了省科委下達的“寶豐清涼寺汝官瓷的仿制”攻關項目,并通過了省科委的鑒定。1994年榮獲“聯合國技術信息促進系統”頒發的“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1998年8月獲“首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被平頂山市委、市政府授予“平頂山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曾獲河南省十杰藝術大師,中國民間工藝大師稱號,被譽為“青瓷第一人”。多次應邀參加“國際古陶瓷科學技術討論會”,發表論文120余篇。發展方向:找到宋代真正的汝官窯遺址和宋代汝官窯汝州新容器,解決陶瓷史上兩大懸案。2010年榮獲“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稱號。
柴窯,中國古代瓷窯。據記載創建于五代后周顯德初年(954年)河南鄭州(一說開封),為周世宗柴榮的御窯。柴窯至今未發現實物及窯址。周世宗曾御定御窯瓷,“雨過天青云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據此推斷,柴窯瓷應為天青釉瓷。
柴窯,據記載創建于五代后周顯德初年(954年)河南鄭州(一說開封),本是后周世宗柴榮的御窯,所以從北宋開始稱為柴窯。但是至今未發現實物及窯址,故不在當代公認的宋代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之列。
周世宗帝柴榮曾御定御窯瓷:“雨過天青云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以象征未來國運如雨過天青。
明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寫道:“柴窯最貴,世不一見……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未涂釉的底部呈現瓷胚本來的粗黃色。
清蘭浦、鄭廷桂在《景德鎮陶錄》一書中也說柴窯瓷:“滋潤細媚,有細紋,制精色異,為諸窯之冠”,還說柴窯瓷久不可得,得到殘件碎片,也當珍寶,用作服飾、帽飾;柴窯瓷片光芒奪目,如飛箭一般。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