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出土南宋龍泉窯梅子青鬲式爐
2013/4/18 20:33:22
新華網南京4月17日電(記者劉巍巍)記者17日從江蘇省蘇州市考古研究所獲悉,該市日前出土一只品相完美的南宋龍泉窯梅子青鬲式爐。據考證,這是近年來蘇州出土的宋代瓷器中藝術價值與文物價值最高的一件精品。
此次出土的鬲式爐高6.4厘米,口徑10.3厘米,扁圓腹,底周裝三足,足高2厘米。爐通體施青釉,足底無釉,呈灰白色,露胎與釉面相接處有清晰的“一線紅”;整器色澤典雅,紋飾簡潔,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位于浙江省龍泉的龍泉窯始燒于三國兩晉時期,結束于清代,延續了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南宋晚期,龍泉窯成功燒制出了粉青與梅子青釉,梅子青釉更被認為是杰出的青釉品種。
據蘇州市考古研究所孫明利介紹,此次出土的梅子青鬲式爐的口沿與頸部相接處、頸部與腹部相接處、三足與腹相接處,均瑩潤如和田青玉,精美異常。
鬲式爐源于商周時期的青銅鬲,以瓷器仿青銅器樣式,由于宋人對香道的特殊喜好,因此宋代窯場大量生產各類焚香爐具,其中以南宋龍泉窯青釉鬲式爐名氣最大。
返回列表
返回首頁
©2025 瓷網.中國——陶瓷歷史文化資訊網站 電腦版
Powered by iwms